课程定位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要求开设《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课结合大学生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课程设计
本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把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心理素质作为出发点。结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贴近学生自身心理问题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择上,贴近高职学生生活,教学内容主要有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
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除了常见的教授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外还增加了案例分析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上将之前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改为以平时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只占40%。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通过亲身实践内化于心。强化实践教学,利用现有的校内实训设施和校外实验基地结合,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