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感染性肠炎需警惕——科学防控是关键
发布日期:2025-03-22 09:37

       近期,全国多地疾控部门监测数据显示,诺如病毒感染性肠炎病例呈季节性上升趋势,尤其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场所易引发聚集性疫情。为帮助公众科学认识并预防该疾病,本稿结合权威专家解读,梳理关键防控要点。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Norovirus)是全球范围内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具有潜伏期短(12-48小时)、变异快、传播力强的特点。感染后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恶心、腹痛,部分患者伴有低热、乏力,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居多。
       传播途径:接触与食物是主要渠道
       诺如病毒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 **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或被污染的物品表面后未彻底洗手;  
2. **食源性传播**: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3. **气溶胶传播**:处理呕吐物时产生的气溶胶可能经呼吸道吸入感染。  
专家提醒,患者粪便和呕吐物中病毒载量极高,仅需少量病毒即可致病,因此家庭和集体单位需格外注意环境消毒。
正确洗手是预防诺如病毒的第一道防线
       科学防控这样做
1. **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2. **饮食安全**:食物充分加热,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去皮;  
3. **环境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被污染区域,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  
4. **隔离管理**:患者症状消失后72小时内避免返校或接触易感人群。
       治疗原则:对症处理,预防脱水
目前尚无诺如病毒特效药或疫苗,治疗以补液和休息为主:  
- 轻症患者可口服补液盐(ORS)防止脱水;  
- 呕吐、腹泻严重者需及时就医,避免电解质紊乱;  
- 不滥用抗生素,诺如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病程通常持续2-3天。
       专家呼吁:集体单位应加强防控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专家李明教授表示:“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需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病例立即隔离,并规范处理呕吐物。同时加强健康宣教,提升公众防护意识。”
诺如病毒虽来势汹汹,但可防可控。公众无需过度恐慌,通过科学防护、及时处置,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如出现疑似症状,请做好个人防护,尽快就医!


编辑:赵琳
审核:张毅然
供稿人:刘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