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top_nav.html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ngpin_neibu_p.html

4-1课程性质与作用

一、课程背景
2010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院级精品课程立项;
2010年10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学院验收;
2010年10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通过院级评审,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一)课程标准设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的开设首先从对应的实际工作岗位及其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入手,进行需求调查,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的内容,以保证本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的形成起到关键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课程组成员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调研、行业专家访谈和教研室研讨,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内容明确,可操作、可评定的课程标准。 
              
                  图4-1-1 课程标准设定依据图
    
                     企业调研和研讨会图片
(二)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立足区域、面向社会,掌握工商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爱岗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适应从事企业行政事务、人力资源、营销、物流、创业等职业岗位需要的,具备“一技之长 + 综合素质”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根据学院提出的“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工商企业管理教研室教师通过集体研讨、请教企业专家、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调查,确定了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的学生培养的能力目标(如图4-1-2所示)
 
               
                         图4-1-2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二、课程性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现代科学基础上的专业基础技能课程,该课程60学时,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工作流程为主线,着力介绍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要点。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具备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处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常用业务及个人的人力资源常用业务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可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强化素质的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理论,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和方法,掌握工作分析的流程和方法,掌握员工招聘的方法和程序,掌握员工培训的方法,掌握企业绩效和薪酬设计的要点。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包括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状况,能够根据背景资料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能够为企业常见岗位编制工作说明书,能够根据企业招聘要求设计招聘测试方案,能够参与模拟招聘,妥善地处理与应聘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企业的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能够根据所提供的企业及岗位的背景资料设计绩效考核方案,能够根据所提供的企业及岗位的背景资料设计薪酬方案,能够处理企业中常见的劳动关系业务。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处理个人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包括能够为自己及他人进行素质测评,能够为个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能够制作规范的求职简历。
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与人合作沟通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敬业、乐于奉献,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作用
  1、课程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这门课程的能力目标设定为员工信息档案管理的初步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日常事务处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的基本能力三个方面(如图4-1-3所示)。要充分发挥好课程的作用,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任务。
 
            
                    4-1-3 课程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2、课程对职业素养养成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作用,体现在职业兴趣、职业意识、职业习惯三个方面(如图4-1-4所示)。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主要依靠三条途径来实现:一是教师对课程内容、职业道德、职业需求与前景、职业价值及意义等的宣讲;二是通过学生参与系列教学任务,让他(她)们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感受职业工作”,培养相应的职业素养;三是通过教师科学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熏陶
          
                       4-1-4课程对职业素养养成的作用
        五、前后课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前续课程为《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其后续课程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起基础性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起承上启下、连贯前后课程的作用。
  正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可以作为单独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拓展就业渠道。
             
                   图4-1-5 前后续课程
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课程组成员(包括企业兼职教师和本课程专职教师)共同多次探讨本课程设计的理念。另外,本课程的建设还得到了多位行业专家的大力支持,其中北京阳光海天停车管理有限公司胥士伟副总经理、福成集团人力资源部李伟经理等行业专家自始至终关心、参与课程改革,他们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和指导学生以及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对课程理念的设计倾注了大量心血。
一、 课程设计的理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手段,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设计,确定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探索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培养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将传统单纯知识讲授的模式转变为以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一个以工作岗位任务为线索的课程教学逻辑体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本课程以岗位工作任务为线索,以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把课程内容整合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六大模块,每个模块下又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通过设计情景再现、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来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后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特点
本课程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表4-2-1 课程设计的特点
特点
具体表现
备注
职业性
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岗位
 
教学内容来源实际工作情境
 
教学过程依据工作任务过程
 
开放性
课程开发主体的开放性
 
课程内容选取的开放性
 
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实践性
教学改革与社会实践并行
 
实训项目设计体现实践应用
 
教学手段体现实践条件变化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ngpin_neibu_right.html

Copyrigh © 2000-2011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山东联合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01746号 |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