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发布日期:2011-08-09 15:20

摘 要: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就是通过收集教学信息、评估教学效果、诊断与更正教学过程的偏差等活动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控制,促进教学工作不断改进,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中还存在着监控不平衡,发现问题缺乏及时反馈、跟踪验证和有效解决的措施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监控。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教学质量保障是高职教学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为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职责而建立的。它对人才培养工作实行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的监控、诊断、评价、调节,把影响教学质量的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保障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有效的体系。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为六大部分:教学质量保障指挥、教学质量保障支持、教学质量信息采集、教学质量信息处理、教学质量诊断与评估、教学质量信息反馈。[1]

一、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就是通过收集教学信息、衡量教学效果、诊断与更正教学过程的偏差等活动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息式的质量监督、评估与控制,促进教学工作不断改进,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

1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依法治教。为使各项监控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现代化,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与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应建立和完善以下教学管理制度[2]:

(1)教学检查制度。由教务处组织各系部开展定期教学检查、经常性教学检查和专题教学检查,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定期教学检查分为期初、期中、期末三部分。期初检查主要检查教学安排与准备和开学后的教学秩序。期中教学检查是三部分的重点,期中考试后结合期中考试,选择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进行全面检查,采取多种形式从教师、学生、辅导员等不同侧面了解教学运行状况。期末教学检查的重点是考试管理。经常性教学检查包括教务检查员检查教师遵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情况,教学督导员通过日常听课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系(部)检查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操作演示、技能训练和教书育人的情况;研究分析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专题教学检查指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一项或几项专题教学检查。教学检查既能收集全面的教学信息,还能有效地实现过程控制。

(2)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就是对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要扎实、有效地开展督导工作,必须制定督导工作条例,建立督导室工作记录簿制度。督导员应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准确了解学生反映的问题,从专家的视角,了解剖析师生的教与学状况。可以定期印发《教学督导简报》,及时向学校领导和有关系部通报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加强督导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还可适当结合学生反映的问题听课,以确认问题的性质,听课后及时与老师分析、沟通,以利于迅速改正,使教学状态得以有效调控。当然,还须将日常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既随机检查课堂、实验教学,也开展有重点的调研督导专项活动。

(3)学生评教制度。组织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进行测评,建立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数据资料,将学生评教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主要依据。由于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对教师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评价更具有真实客观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评教还透射出一层更重要的含义,那就是教育过程中教与学关系实现了新的转型:学生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其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和保证。学校和教师是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必须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能,不能仅仅局限于是否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更重要或更本质地反映在学生的发展上。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衡量学校和教师劳动的一项基本尺度。从这一意义看,学生评教体现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师尊重学生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的表达,因此有必要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并使其经常化和规范化。

2 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注重教学质量监控的人本性与预防性。教学管理是防止教学质量下滑的制动力,在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增加这种制动力尤显重要。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是对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众多环节的全面性管理,是对教学从计划到实施的全过程管理,是教师、学生、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参与管理并同时接受管理的全员性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必须全面考察质量保障活动的各个要素和要素关系,并有机控制,形成全程性和全员性的自觉维护和保障教学质量的机制,把强化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和重视教学过程监控有机结合起来。要将预防与检验、控制结合起来,把质量问题解决在形成过程之中,实现在线的、动态的管理或称为质量控制,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各因素、教学过程各环节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以便有效控制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 以学生评估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建立规范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学效果的滞后性和科学方法的多样性,师生之间、教师之间、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公正意识的强弱和他们之间可变心理因素的复杂性,都将制约教学评估的科学性、有效性。因此,要想通过评估过程及评价结果激励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做到:

第一,成立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针对不同课程建构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是实施评估的准则,它的科学性、合理性、权威性、操作性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为此,在设置评估指标体系时,要注意从教育学的角度设置评估项目,尽可能选择评估者能够观察到的教师行为特征作为重点评估内容,并增添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方面教师有效行为特征,同时分别设计出适合知识性、技能性等不同类型课程的,适合学生、督导员、教师使用的评估表。评估表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量化了的评估项目,第二部分是供评估者任意回答的开放性问题,坚持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估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规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六个方面。

第二,扩大评估内容的信息来源,使信息搜集广泛化、多元化、大量化、准确化。实行领导和督导室专家听课检查、系(部)教研室同行听课评比、学生网上评教“三层次”评估,以避免单一层次评估的偏差,“三层次”所占权重分别为25%、25%、50%,力求评估结果科学、公正,并具有导向性,促进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向开放型和引导型转化。

第三,采用自动化教学评估手段,使评估运作过程规范化。为提高评估工作效率,增强考评工作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可实行动态考评与定期考评相结合的网上评教制度。如在教务处网页设立“学生评教”窗口,下分两个子系统:①日常评教窗口。这是学生在教学运行中对教学情况进行动态反映的渠道,学生可以随时登陆,及时反映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内容可以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教学管理等,这样可以将教学质量信息及时传递给有关系部和人员。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总评。这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总评价,每学期末由院督导室组织进行,每位学生每学期只能对自己所修课程进行一次总评价。学生评教是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应在学期结束后分别反馈给每位教师,以便教师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一,缺乏全员参与和系统的教学质量管理。只重视教学科研人员和课程的质量,忽视学生的质量和基础设施及学术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教师自认为是被“监控与评价”的对象,对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缺乏积极性和认同感。

其二,教学过程监控不平衡。教学监控往往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如实践性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等)质量较少监控或监控不力、检查不到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不够完善、系统、规范。

其三,教学质量监控范围狭窄。对学院教学秩序监控严格,而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重视不够;对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较重视,而对教师实践能力和是否能在实践环节中有效教学的要求与重视不够。

其四,对教学监控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缺乏快速反应、及时反馈、跟踪验证和有效解决的措施。在检查和评估的结果中提及的往往只是发现的问题,而没有解决的方法,或者虽有了解决的方法却未能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更没有限期整改并到期进行整改后的验证。

其五,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不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未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其六,对任选课课程开发、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审查不力。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或迎合学生兴趣,或仅从教师个人意愿出发,开设课程缺乏整体设计和科学依据,课程结构不合理,职业技能培训类课程匮乏,课程创新价值不高。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的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第一,加强质量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文化建设应当是学校所有部门的共同职责,要不断强化全体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主题的思想观念,进而理解学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提高办学质量成为全校上下共同的内在追求,从而自觉地为提高教学质量而积极不懈地努力。

第二,构建以激励为主,监控、约束为辅的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成果激励机制和教学事故认定处理机制,强化教职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与开创性,以形成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氛围,显著提高学校的工作绩效。

第三,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要保证人才引进数量,更要提高质量,还要加强师德修养、教风建设和高职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强化高职教育特色,还要造就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良、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对外聘教师的选聘及教学过程的管理。

第四,加大监控力度,严格教学管理。一方面要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选修课教学等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督导监控,严格规章制度,严格过程管理,严格检查,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评价,提高实践教学地位,以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

第五,加强系部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整改处理。引进并合理实施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变行政指令式的管理为目标管理,教务处负责全院教学的目标管理,而各系负责教学的过程管理,强化工作的规范性和程序化,要求各项工作都形成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几个环节,整个工作过程都留有必要的质量记录,以便于考核与质量的责任追踪。

第六,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召回”制度。主动了解、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使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更加有的放矢。对毕业后的学生进行三年的“跟踪”,如果学生在三年之内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而被淘汰,将被“召回”,学校将针对市场需求对学生免费实施“回炉”教育,并帮助其实现再就业。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广大师生的理解与支持,还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高职院校要加强自我管理,逐步建立健全一套适合校情、能自我监控、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良性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地位抓紧抓好,使高职院校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文章出处:《扬州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