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02 09:39
一、制定产业通用技能岗位标准
各市域,产业布局不同,产业特色各异。
产教联合体内的院校,就要对标市域的产业特点来培养人。不同市域的产教联合体,培养人的方向和内容,也应该不同。
那具体工作从哪里切入?
制定市域内通用技能岗位标准。
首先,是技能岗位,不是普工岗位。
其次,什么是通用技能岗位?
即便是不同的企业、行业、产业,也存在一些技能岗位,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或内容,是相似、相近的。
比如,加工制造型企业,都有机加工岗位,岗位任务都是读图、准备、加工、检验,不同的只是机床、工序、工艺,有的企业主要用普通机床,有的企业主要用数控机床。
比如,装备制造企业,都有机电一体化的运维岗位,岗位任务都是集成、编程、调试、维修,不同的只是产品类型、需要的具体技能。
制造、化工、制药、食品,等等不同的产业或行业,都需要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的技能岗位。
把分布在产业内不同企业间相似、相近的技能岗位,抽取出来,就是产业通用的技能岗位。
针对产业通用的技能岗位,把相同的、相近的、共性的岗位要求萃取出来,就是产业通用技能岗位标准。
所以,市域内的产业通用技能岗位标准,是体现市域产业特点的,各市域的产业通用技能岗位标准,都应该不同。
产业通用技能岗位标准的主要作用,是指导院校教学。
甄别“产业学院”的真假,就看有没有用产业通用技能岗位标准指导教学。否则不能叫“产业”学院,丝毫不具备“产业”特点,仍是“订单班”、“冠名班”的“校企”项目。
“校企项目”,只解决“点对点”的问题,1家学校对几家企业,1家企业对几家学校。
依据产业通用技能岗位标准的“产业学院”,能解决“面”的问题。市域内,凡是用产业通用技能岗位标准来指导专业教学的院校,培养出来的,是满足市域内大多数企业要求的技能人才,是真正的“产业”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编制产业通用技能岗位标准,需要由院校、企业共同参与,也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需要指定负责人,避免产教双方和稀泥。负责人需要同时掌握企业、学校两种语言,既懂企业,又懂学校,既盯产业要求,也盯学校现实,既要看标准内容的价值性,还要看日后标准在院校落实的可行性。
没有落实,等于零。
二、依据标准调整院校教学模式
产业通用技能岗位标准,没法直接给院校用。因为标准是“岗位”的要求,这是企业的语言,院校的语言是讲“专业”教学。
所以标准必须“翻译”。可以做3个翻译工作。
第一,调整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也包括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的调整,要大刀阔斧。
先删。除了国家要求必须上的课程之外,有些课程能删的,先删,解放理论课上的老师。
再减。除了国家要求必须上够的学时之外,看各理论课程的学时能不能缩减,解放理论课上的学生。
再加。看市域内产业和企业,如果有共性的、基础性的课程,以前院校没有开的,就加上,比如质量体系、精益等,不需要深,起到入门作用就行,降低企业扫盲的成本。
课程体系是粗调,课程标准是精调。课程标准的调整,重点看漏项、过标准。
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不要求全、求高,越实际、越实用,越好,不要像舞台上的功夫表演,要追求江湖上的一招制敌。
教学计划的调整,重点是去企业实习的部分,不管是一个学期,还是一个学年。
企业实习的关键,是让学生在不同企业、不同岗位之间的轮换。只有充分熟悉了企业、熟悉了岗位,才能提高就业率、保留率。
另外,企业面临缺工的问题,只有通过这种统一实施、集中安排的方式,才能提高解决效率。市域内多家院校联合起来,与若干家企业,共同制定实习流程,保证参与的企业,在半年或一年的内,有稳定的、相对充足的实习生。
第二,调整教学组织流程和内容。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突出表现在,能够在工作场景中解决多变的、跨学科的实际问题。
要把传统的“理论+实训”的教学组织流程,调整为“项目+课程”的教学组织流程。不是先讲理论课,然后再做练习,而是用一个个是企业中代表性的实际问题,把相关的理论课串起来。
教学的内容,尤其是实训,要把握一个关键。
一定要用最小任务循环去训练学生,让学生具备完成一项任务的完整技能链条,片段式的技能绝对不行。
合格的产业通用技能人才,不在于能干多难的任务,而在于能独立的、完整的完成任务。至于难的、复杂的、个性化的任务,是可以去企业在工作中逐渐练出来的。
最小任务循环,就是“典型工作任务”。所谓“典型工作任务”,一定是从企业、产业中大量具体岗位工作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
注意,绝对不能直接把某家企业或某个岗位的工作任务,直接拿来,用于教学,那叫培训,不叫教育。看起来挺对标,那叫培训“工具人”,入学就等于失业。
用企业、产业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工作任务,要的只是“涛声依旧”,但“不见当初的夜晚”。
注意规避一个误区。
不要,不要,不要把培养的主要责任,推给企业。
抛开阶段谈问题,都是耍无赖。现阶段,绝绝绝大部分企业,都不具备培养人的条件,不能笼统的跟德国企业相类比。
让企业去拔高,别让企业去“扫盲”。院校只需要把“扫盲”的任务做好,别到了企业,啥都不知道,干活“没那个样”,就行。
所以,院校只需要在校用最小任务循环,让学生打好基础,然后痛痛快快交给企业,就行。
第三,调整学生的认证和就业方式。
既然是依据产业通用技能岗位标准来实施教学,那学生是否合格的评价,需要有企业、院校共同实施。
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评价方式,从“卷子”到解决实际问题。卷子可以用,但可以是一种综合了若干科目的卷子,实操考评要能考察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完整性。
考评的试题可以产教联合开发,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考评的实施,可以在院校,也可以在企业。
注意,考评不需要难,不是技能等级鉴定,只是毕业就业的“门槛”。
通过考评的学生,完全可以发一张真正的“产业证书”。因为在这张证书上,可以体现出所有参与培养过程的企业来。
拿到“产业证书”的学生,可以在联合体内的企业间,“流”起来。包括第一次就业和跳槽,因为在校实习的时候,企业和岗位早都熟悉了。
只要“流”起来,企业就再不需要担心“留”的问题,反正都是按产业标准培养的,都一样。
全国各市域的“产业证书”各有特点,其他市域的企业,如果发现对口,完全可以去其他市域招聘。
这才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着“实”培养师资队伍
为什么,编写教材、开发课程、等等,都提倡“校企双元”合作?
因为目前院校的老师对企业的岗位工作严重缺乏体感。
不知道企业内有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不知道啥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不知道企业岗位招聘有啥要求和变化,不知道具备啥专业技能和软技能更容易在企业取得职业发展的成功。
对于德国的双元制,我们往往强调学生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缺忽略了师资也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
德国的学生从普通大学或者双元制毕业,如果应聘学校的老师,会有几年的实习期。实习期内,除了要在学校任教课程,同样也要去在企业岗位承担工作任务。最后合格了,才能转正。
所以德国的老师,不缺对企业的体感,在学校是企业的卧底,在企业是学校的卧底。
这次产教联合体,给了我们机会,联合体内的职业院校的老师,以及应聘职业院校老师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都可以去企业具体的岗位,承担岗位具体的工作任务,获得企业工作的体感和经验。
至少每年寒暑假,是有3个月时间的。
去企业的工作实习经验,贵在“实”。
真实,不弄虚作假;务实,不偷工减料;实际,不好高骛远;实效,不眼高手低。
最后的话
“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希望这次职教改革,能扛起时代使命,“起八代之衰,济天下之溺”。
希望产教联合体,不只是一个个沉寂的微信群,有所作为,“左牵黄,右擎苍,西北望,射天狼”。
相信所有的职教人,都愿意为振兴职教全力以赴,“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来源:元正 Jacky 朝闻职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