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推进策略
发布日期:2024-08-28 11:11

一、整合聚力: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创新实体化运行模式,提高各主体协同性
 
       1.由大到小,将重心下沉到区域
 
       从技术产业化角度看,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既要考虑在产业层面上集聚骨干企业、高水平学校和优势科研力量,也要充分考虑跨区域开展合作的经济成本和政策差异问题。对于全国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来说,为便于操作,建议把具体任务和项目下沉到区域,这个“区域”可以是省域,也可以是市域或县(区)域。首先,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划出若干重点区域;其次,根据重点区域的产业关键技术、企业核心产品,就近联合区域内的行业骨干企业、高水平学校和科研机构,构建区域性的共同体。由于共同体内各主体位于同一区域,一方面政策环境相同,一方面距离近、合作成本低,更容易实现组团发展。
 
       2.由虚到实,探索园区化运行模式
 
       产业园区一般是市域或县(区)域重点产业的集聚地,集聚当地产业骨干企业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并且有完整的组织架构,是共同体实体化运行的理想依托。本研究提出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园区化运行模式,即依托产业园区建立产教融合示范园区,由共同体的牵头企业和牵头院校负责园区运营,集聚各参与主体的力量,以技术产业化为主线,共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创新企业孵化等。政府提供“土地+金融”的政策优惠,吸引创新型企业入驻,高水平院校、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为龙头企业提供物流、贸易、国内外市场开拓等服务,以创新型企业为主导,共同完成从科学技术化到产品商业化的完整闭环。由于工作推进的项目化和建设任务的具体化是共同体实体化运行的重要表征,所以园区内可以成立若干现场工程师学院和中试基地等,以落实具体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转化项目和任务。
 
       3.由分到合,搭建信息沟通共享平台
 
       及时有效的信息共享互通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内各主体目标行动保持一致的关键因素,只有信息充分共享,各主体才能消除信息不对称,保证各主体在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同向同力。一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化服务平台,面向不同主体提供精准化信息服务,包括职业信息、人才供需、项目供需、教学资源、技术服务等,帮助科研机构、职业学校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校正研究方向;帮助职业学校了解企业需求,以便更加精准地提供人才供给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捕捉最新产业动态,调整发展方向。二是建立组织间学习机制,使各主体加深相互理解,打破各主体间的知识壁垒,提高共同体的协同性。开展组织间学习有利于发展共同体知识网络,实现共同体内知识共享和新知识创造,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特别是通过牵头企业、学校的“知识溢出”,带动共同体内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水平学校,实现整体效率提升和创新发展。
 
二、融合蓄力:以互利共赢为核心,健全共同体运行机制,增强融合发展驱动力
 
       1.政府支持,完善政策供给
 
       加快技术创新转化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保障共同体的运行和各主体的协同。以共同体园区化运行为例,一是要加强产教融合示范园区政策供给,对进入园区的科技创新企业给予金融扶持、税收优惠、土地保障、信用激励等政策支持,以激发企业进入园区、开展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对进入园区的学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支持,使其能更加灵活地融入园区。加大人才引进的政策力度,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吸引专家人才前来,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加强人才激励和人才服务保障,确保各类人才在联合体内能潜心科研、放心创业。二是研究制定关于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明确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基本原则、具体形式,健全保障制度,明确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2.利益共享,优化动力机制
 
       共同体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进行反复对话与磋商,最终达成共识并推进合作。共同体理事会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多元共治理念汇聚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智慧,努力保障共同体各主体权益,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责、权、利,充分激发各利益主体的参与动力。要探索建立以多元主体利益诉求满足为着力点的利益共享和平衡机制,实现利益主体间的互补、互利、互动和共赢。以园区化运行为例,龙头企业、学校和园区内创新型企业三方可采用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的形式开展合作,龙头企业为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资源配置、延链补链等服务,为学校提供教师锻炼、学生实习、生产场景、真实项目等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为自身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学校和科研机构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等,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教学资源;创新型企业在园区经过培育孵化、发展壮大后,以分红、捐赠的形式反哺牵头企业和学校,实现多方共赢。
 
       3.市场导向,健全评价机制
 
       要保障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引入市场机制十分重要。对学校而言,要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成果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将教育教学标志性成果以及应用性研究成果转化推广、社会培训等技术服务贡献情况列入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内容。对科研机构而言,要引入市场导向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科研活动,会使科研人员自然而然地选择具有产业潜力的项目,从而也容易获得企业的资助。对企业而言,要建立退出机制。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企业,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密切,成为共同体中资源集聚的中心节点;而某些实力弱或“搭便车”的主体,与其他主体的互动较少,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少,最终只能退出。随着边缘节点的退出,共同体会出现新生力量,占据新的生态位,从而使整个共同体不断更新壮大。
 
三、精准发力:以产教科融合为主线,创新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
 
       1.链接产业,上移人才培养定位
 
       共同体内校企应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及时上移人才培养定位。聚焦现场工程师培养,共建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就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现场工程师学院,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形式开展协同育人。现场工程师学院在管理方式上,要摒弃传统教学管理的路径依赖和组织惯性,采用矩阵式、扁平化等灵活管理方式,提高对产业发展的快速适应能力。在专业设置上,要以产业需求为逻辑,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对接产业链进行调整、撤销、新增,淘汰落后专业,培育新兴专业,组建逻辑清晰、结构合理、主辅分明、特色鲜明的专业群。在人才培养上,要围绕骨干企业主要岗位、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调整确定专业方向,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建混编“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展联合招生,进行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
 
       2.联通实境,强化工作场所育人
 
       在工作现场运用科学技术创新性解决复杂的工程与技术难题是现场工程师的核心能力,这决定了必须采取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以企业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场域。在现场工程师培养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发展工作场所教学。对工作场所教学进行结构化设计,规划学习路径,指导学生从边缘参与到充分参与,从参与低责任感、低复杂性活动到参与高责任感、高复杂性的活动。可以探索“企业委托、教师领做、学生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真实项目为驱动,与课程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跟随教师承接真实项目的过程中学习提高。其次,要有机融入科技创新元素。将科技攻关、智库咨询、技术服务等优秀创新项目融入教学,转化成专业教学标准、特色课程、新形态教材,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标准进入课堂。最后,要建立学分银行,制定学分积累转换办法。将学生获得的科研奖励、专利发明等计入学时学分,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3.贯通职后,深化模块化课程改革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开发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服务高技能人才终身学习的关键。共同体内的企业和学校要面向员工的职业生涯,根据技能成长的逻辑,构建任务上由易到难、场景上由简单到复杂、贯通职前职后学习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教材和资源,学生和员工可以根据职业成长通道,进行个性化选择。另外,要建立与模块化课程相配套的学时学分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选课制、学分绩点制等,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课程模块,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遴选适合短学制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面向企业在岗职工,实施“微证书”等短期学制。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短学制实施提供制度保障,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学历提升需求。(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4年第13期)
 
(来源:高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