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知识问答

发布时间:2010-04-07 10:15

 

1.十六大、十七大关于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十六大明确提出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高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4.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什么? 
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技能人才。 
5.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
6.高职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7.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与中心工作是什么?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8.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9.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岗位要求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职业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3)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都要进行社会调查和论证。高等职业教育尤其要重视实践性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 
(4)以学生“双证书” 为培养目标,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 
(5)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10.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什么?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五种能力。
1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1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13.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14.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
 “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
 “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15.高等职业院校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欢迎,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
16.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措施是什么?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第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第二,国家将“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省级)、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第三,“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第四,“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17.“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如何加快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
(1)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
(2)鼓励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省级)、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3)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4)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
18.高等职业院校应如何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第一,“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第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第三,“加强教材建设”,“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第四,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第五,“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19.“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如何加快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1)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3)重点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4)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20.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21.如何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1)要转变观念,做好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2)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市场规律并按其要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体系设计;
(3)启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确定改革的主攻目标;
(4)总结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向各专业辐射。
22.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要求是什么?
第一,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第二,“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第三,“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23.如何理解工学结合与产学结合?
答:工学结合是结合工作的学习,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产学结合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核心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式是产业界与教育界或企业与学校的结合、合作。
24.什么是“订单式”培养?
答:“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用人订单为依据,组织开展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企业的“订单”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定单,还要包括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在内的订单培养计划。
25.什么是“双证书”制度?
答: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26.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实现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
(2)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3)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4)加大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27.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是什么?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 ,“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一是“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二是 “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28.“双师素质”、“双师型”、“双师结构”是什么含义?
 “双师素质”、“双师型”一般是就教师个体而言,指既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经济师、技师或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指既具有从事高职学院专业教学素质和水平,又有在企业、工厂相关专业岗位工作经验、能从事专业实践教学。
“双师结构”指专业课教师中的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结构,兼职教师是指学校正式聘任的、独立承担某一门课程或实践教学任务的行业、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
29.对高等职业院校党政领导班子有什么要求?
 “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高等职业院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特别是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招生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维护稳定,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30.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60万以上在校生直接受益,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200万人次;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建成4000门左右优质专业核心课程,1500种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每个专业引进和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4—6名骨干教师,聘请4—6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每个专业建设3—5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
31.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2.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状况怎样?
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当前,高技能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3.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