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11-18 09:52
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主流。对一些离开校园不久的年轻同志来说,往往容易将“继续学习”等同为“按照学校的方式继续学习”。这种方法忽略了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既会影响学习效果,也会影响本职工作。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工作后的学习经历,给大家提几点具体的建议:
第一,在学习动力上,要注重建立“倒逼”机制。“倒逼”是目前在经济改革领域运用得较多的概念,我在此借用一下。工作之后,脱离了学校的氛围,学习的动力从哪里来?在学校时起码还有考试,还要做作业。但工作之后,学习的动力来源就是个问题了。我想,参加工作之后学习动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思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深挖这些问题背后的知识缺陷,“倒逼”形成自己的学习动力。我建议大家有时间可以静下心来梳理梳理最近一段时间,自己在工作中不够理想的环节有哪些,除了客观原因和经验不足等因素外,有没有自身知识积累不足的问题?如果有,就查找出具体是哪一方面的问题,从而“缺啥补啥”,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读书学习计划。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这种“查找”的功夫要下得深一些,找得远一些,避免就事论事,简单联系,只找出表层的不足,只补充一些技术性工具性的知识,最好是通过这种“倒逼”机制,让自己在思维训练、逻辑习惯等方面得到提升。
第二,在学习状态上,要注重打破“临界”心态。很多同志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工作以后,既没有专心学习的时间,也很难有安心学习的心态。特别是在心态上,总觉得自己被工作和应酬填满了,处于“满负荷”的状态,即使有了专门的时间,也不想翻开书本。我想,这就是工作之后在读书学习上的“临界”心态。学过物理学的同志都知道,如果不突破“临界”状态,事物就不会发生质的变化。我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分两步走,先重习惯养成,后重效果改善。在初始阶段,不管在不在状态,都要强迫自己在业余时间多翻开书本,先不去计较自己看进去多少、学到了多少,先养成翻书的习惯再说。在突破“临界”状态、养成习惯之后,我们再逐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质量。
第三,在知识积累上,要注重形成“战略储备”。我在上学时曾听过一句评价部分老师的话,叫“一本讲义二十年”,就是说有的老师上课,一本讲义用了二十年都没啥变化。这话是贬义,而且也不太可能。但换个角度看,对我们也有启发。如果这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在他那个年代,敢二十年不换讲义,就说明这位老师已经形成了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经典竞争力”,有了个性化的知识风格。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注意积累一些自己非常熟悉、特别了解的知识元素,形成随时可运用、随时可叠加、随时可引申、随时可扩展的核心知识,形成“战略储备”,这对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说,很有帮助。我曾遇见一位教管理学的老师,他对《红楼梦》不但非常熟悉,而且理解很深入独到,上课时常常把管理学理论与《红楼梦》的经典片断结合起来,既生动形象,又令人回味,教学效果很好。我认为,这位老师就在知识积累上形成了“战略储备”,有了一支可以反复出击、运用自如的“机动部队”。
第四,在知识结构上,要注重实现“化合”反应。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我们很难再有系统的学习时间,但这不意味着读书学习只是生活中的点缀,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对自己的学习要求。要在缺乏时间的情况下完成较高的学习要求,我们必须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上下功夫,必须学会立足基本的知识点,实现跨领域、跨学科的“化合”反应,实现知识量的“非线性增长”。比如,孟春同志刚才讲到的“结构制度视角”、“行动意识视角”就是学习社会学的方法。我们在社会学的学习中掌握了这些方法后,也可以应用到对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通过与这些学科的特定背景、术语环境相结合,“批量”形成新的知识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王 晓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