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9-26 16:16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1、不重视学习、研究。(旷课;上课睡觉、打游戏、开小差的为数不少。课后放飞自我,混迹各种社团、参加形形色色的聚会、宅宿舍组团打野、各种吃喝玩乐数不胜数。能坚持每天都去图书馆看书的有多少?考试挂科、补考、重修应该很多吧。一些证书考试,多少人指望清考那一次。)
2、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每天想法很多,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多少人成为空谈主义者。宁愿去发传单、做服务生,这样来钱快,也不愿意沉下心来搞研究。难道父母含辛茹苦培养一个大学生,到头来占用学习、进修时间去做服务员,岂不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有想去做兼职的还算好,更多的是不爱学习,也不去找事情做,净想着煲剧、打游戏、谈恋爱,能玩能疯,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这样下去,能不迷茫?)
3、毕业后就业困难(专业水平一般甚至差劲儿,却想着坐在办公室一个月领着万把块的工资。多少大学生毕业后,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入职后与工作环境格格不入,抱怨、牢骚不断。然而,造成这样的问题,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二、大学生问题衍生的社会问题
1、企业招人、用人成本高。(能力一般,要求很多,多少大学生毕业之后难以适应社会竞争环境。这也直接导致企业招工、用人成本加剧。好不容易招进来人,又用不了;好不容易熬过新人培训,他又提要求,不然就跳槽。用人之苦,尽在不言中。)
2、学生失业率、对工作不满意率高。(企业抱怨毕业生难用,大学生还吐槽企业给的工资低、活儿多。多少人宁愿赋闲在家准备考公、考编,也不愿意出去找工作。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不满意离职,此类比比皆是。)
3、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失业率并存的怪像(企业招人难、用人难,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适应工作,用工荒与失业率并存的怪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教育制度出现断层。)
三、造成问题突出的原因
1、教育制度曲线发展(高考,三点一线,家长、老师、自己皆高度重视,压力大、方向明确、生活充实紧凑。大学,成绩似乎不那么重要,家长不管、老师不严、自己不理。从高压力的高考时期一下子堕入温床,多少人还能坚持初心,专注学习、研究。然而,毕业后,社会的残酷竞争,让不少毕业生手忙脚乱,提着半桶水不到的水平,到处求职。这就形成高压—低压—超高压的生活环境变化趋势。试想,从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花朵,怎能经受得住烈日暴晒、狂风暴雨。)
2、大学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环节少。(大学里,教的知识理论居多,实践环节较少,有的实践课程形同虚设。大学是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校门,应该想尽办法接轨,避免断层,毕业后难以适应。任何研究、理论、学识、技术,都应该用于实践,实践中检验、完善、进步,而非关起门来学习,闭门造车。)
3、大学学生管理宽松(有的学校对用电高压、宿舍整理、文明风气管理的相当严格,不是说这些不要做,而是如果把这种严格态度同时也用于治学、研究、学术,是否会更好?大学是用来学技能、搞研究、锻炼本事,好毕业后有口饭吃,更能为建设国家尽绵薄之力,而不是用来虚度光阴,或者做一些杂七杂八的琐碎事情。现在还好,以前有些考试还设置清考,期末考试有的学生跑到老师跟前求情,六十分万岁成为了多少学子的期许。管理宽松,助长歪风邪气。)
四、为什么选择创新创业作为重要突破口
1、创业苦、创业忙、创业锻炼人。(爱一个人,让他创业,有希望;恨一个人,也让他创业,知道何为苦。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培养吃苦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社会适应、团队协作的本事,皆可在其中完成。)
2、专创结合,所学即用,一举两得。(通过与专业结合的创业,加强对专业的认识、实践以及兴趣,创业成功固然好,不成功也能练就一身本领,双管齐下。)
五、鼓励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意欲何为
1、释放人才活力(本是佼佼者,奈何体制下棱角磨平,昔日荣光不再焕发。鼓励教师创新创业,调动积极性,创造价值。)
2、避免科研闭门造车(做研究、搞发明不能关在实验室,应该用于社会。创新是否有意义,不是光靠自己说的,更要用户认可。创新创业就是鼓励走出去,避免闭门造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研转化皆如此。)
3、没下过水的当游泳教练,岂不误人子弟。(创新创业教育,要教育别人,首先得自己会,自己不做,怎能会。创新创业本质就是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六、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教育,唯“比赛”唯“创业”都不科学
1、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大学人才培养范式的变革,以实践为主导,通过结合专业,培养创新、创业的精神,其核心还在教育。)
2、唯“比赛”论站不住脚(如果创新创业仅仅为了搞一场比赛,那大可不必兴师动众,完全可以在大学里开设一门文案策划课,大家关起门来研究如何撰写计划书,如何路演答辩不就行了。比赛只是抓手,倒逼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手段和工具,不是最终目的。)
3、唯“创业”论不实际(创业带动就业,这个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本来就居高不下,自己都养不活,谈何养别人。再者,如果真的是单纯鼓励创业,何必等到大学再来开展。)
七、做过双创的大学生,后续发展都如何?
这里我简单聊下我带过的双创学生,不是指辅导的项目团队,而是手把手带他们创业实践、参加比赛,从0到1实现全过程。辅导一个好的项目获奖不算大本事,因为本来就有基础,只要不是太歪了,获奖概率都是挺大的。然而,辅导一个一般甚至差的项目获奖,实现零突破,不一定要是国金国银,有时候省铜省银都是质的飞跃,那是真本事。我这里谈带过的学生,不是辅导比赛,而是零基础带他们实践和比赛。浅谈自己的看法,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欢迎交流指正。由于涉及个人隐私,在此不方便透露真实姓名和具体敏感的信息,不过内容真实。
2012年,带过第一支团队,有6个人,主要经营一个校园信息服务网,立足大学城,连通各高校。那时候踌躇满志,大家自筹10万元进行创业,历时一年,项目宣告失败。然而,这一年团队经受磨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困难的心态、人际交往水平、社会竞争适应能力大大提高。毕业时,他们早已没有稚嫩,相比同班同学,更加从容走进社会,也都获得不错的岗位,有的考上公务员,有的进入国内知名企业,有的自己创业年入近百万。
2014年,带过第二支团队,有5个人,主要从事电商周边服务,例如淘宝美工、产品拍摄,服务近300个客户,那时候月营收大概3-5万元不等,也算稳定。其次,这个项目指导他们撰写计划书、制作PPT,从零到壹手把手教。这个项目先后荣获首届互联网+福建省金奖、国赛铜奖,也曾经荣获全国创业专项大赛三等奖(福建省该项赛事破零记录)、福建省创业资助项目全省第一名、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福建赛区二等奖(那年该赛区唯一入围决赛并获奖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等等奖项,也受到各大媒体的报道,省市级领导多次视察团队。后面这家公司交付给其中一个合伙人打理,至今运转稳定。主要负责比赛的学生选择退出考研,临了给予此次实践高度好评,QQ空间深情表白,感谢这次经历。这位学生后面被武汉大学录取,当时报来喜讯,还请大家一起吃饭。
2016年,带过的第三支团队,主要从事幼教行业的人才招聘服务,有来自唐山幼专、福幼专、福师大的学生,可谓混成旅。这个项目后面参加比赛,也斩获颇丰,福建省、河北省同时获得互联网+省奖,两边的团队也都受到当地领导、媒体的关注。福建团队负责学生后面考研,同时被华东师大和同济大学录取面试,后因专业问题选择华东师大。另外一个学生本为幼师专业,后参加招考,成功考进编制,进入当地一所名牌公办幼儿园工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余几个骨干学生也都取得不俗的成就。
2018年,我从福州回到厦门,在当地一所学校创业基地办公,就近原则,我招募了本校的学生,又是从零基础,手把手教会他们比赛和实践。很多人不解,直接教做比赛不就得了,何必多此一举,也安排实践呢?实践做不好,计划书写不出味道,更讲不好,这是一个因果关系,千万不要想着脱离实践做比赛,否则更多是无功而返。那时候做的是一个在线教育项目,我与他们约定一年后再离开。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主要为了学习,为了比赛获得荣誉,所幸,这个项目也获得省级立项、互联网+校赛二等奖,并且参加多个当地政府举办的创业活动,也都受到不错的关注。一年之后,几个骨干学生,有的过关斩将,拿下厦门航空的工作,要知道他并非优势专业,也非热门高校,取得如此成绩,相当不错了。我曾经笑对她说,以后不愁找对象了。另外一个学生,顺利考上厦大研究生。
我辅导获得国奖的项目也不少,但是很少提及这个话题,因为我觉得那是项目团队的功劳,与我关系不大,项目如果没基础,任凭大罗神仙也无济于事。辅导能力的体现,应该重点在从0到1的突破,白菜萝卜也能煮的好吃,高端食材,只要不是做的太偏了,都能上得了桌面的。从10年开始个体创业,到12年开始带团队,至今已有10个年头,其中做过的项目有小成功的,有的失败,前后也带过6支学生团队(除了上述,还有其他两支),总结发现,大学期间,有坚持做过创新创业的学生,后来大部分发展都很不错。不管创业是否成功,不管比赛是否得奖,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实践,就是历练。双创实践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会很多,比赛也磨人,经常通宵熬夜,熬过去就是成长。实践锻炼才是创新创业的本质,通过创新创业,知道社会竞争压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判断事情好坏、是否可行,团队协作、人际交往能力等大学课程里面没有的,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得到锻炼和进步。在我看来,为什么我带过的学生,有坚持做下来的,后续发展不错的原因就在于此,历经磨练,面对考公考研考编面试企业,相比其他的同学而言,多了成熟和善于选择,少了稚嫩。不但如此,通过专业与创业的结合,可以更好把所学知识在创新创业中应用体现,这就不仅能够增强社会实践锻炼,还可以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即使不成功,也早已学有所成。
创新创业不是为了鼓励创业,更不是为了搞一场创业大赛,而是为了教育,变革高校育人育才的方式。通过实践,增强动手能力,融入社会竞争,与社会接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毕业找工作、自主创业提供宝贵的经验积累以及能力与知识储备,不至于毕业后盲目、无所适从,结果学生失业率高,企业招工难,如此恶性循环,不解决怎能行。其次,通过专业和创业结合,更体现学中做,做中学,两全其美。通过专业知识,用创业的手段,解决社会未被解决的问题,缓解市场矛盾,又能让大学生忙碌起来、学习起来,何乐而不为。
本文内容均属叶灯烽个人看法,如有表述不当之处,欢迎交流指正!
创新创业学院
2021年9月26日
文章来源:大学生创新创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