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举办了“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解读”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傅溟深教授进行讲解,使大家近距离了解了德国教育尤其是应用技术领域的实践化转型路径。其中,被誉为德国 “工匠精神” 培育基石的 “双元制” 教育模式,其深度融合产业需求、强化实践育人的核心理念,为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样本。
在德国应用技术实践化转型的进程中,“双元制” 是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所谓 “双元”,即学生同时具有 “在校学生” 和 “企业学徒” 双重身份,教育过程由 “学校” 和 “企业” 两大主体共同承担,二者分工明确、协同发力,形成了 “理论学习 — 实践应用 — 反思提升” 的闭环育人链条。
对于我国而言,德国教育的应用技术实践化转型及 “双元制” 模式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启示。一方面,高校应进一步强化 “以用为本” 的教育理念,打破学科壁垒,围绕区域产业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另一方面,需要完善产教融合的制度保障,推动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 “学校教师 — 企业导师” 协同授课机制;同时,要加强 “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打通教师企业实践的通道,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德国 “双元制” 的核心理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让教育真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