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埭强设计奖2011全球华人设计比赛征集公告 首次设立专业组参赛类别
发布日期:2011-10-29 13:40

  靳埭强设计奖2011全球华人设计比赛参赛规章

  

 

  

  主办单位: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赞助机构:李嘉诚基金会

  合办单位:《包装与设计》

  协办单位:长江设计研究中心

  独家网络媒体支持:设计在线 www.dolcn.com

  一、活动背景

  靳埭强设计奖介绍:光阴荏苒、岁月如流,「靳埭强设计奖」从开办至今,迎来了崭新的第十二届。多年来,「靳埭强设计奖」引导、鼓励和启发参赛者积极探索、不断前进。它已成为热爱设计的华人青年发挥创意与才华,提升设计修养与品位的最广阔平台,也积极地引导着中国未来设计的栋梁们思考人生、反省人性。

  参赛者们通过比赛展现自我、通过交流检验学习成果。每一次颁奖礼上靳埭强先生的致辞都发人深思,每一位获奖者的发言都感人肺腑,一路走来,我们有欢笑,有感动,有思考,也有沉淀。同时,比赛提倡公平、公正的评审原则;贯彻高标准、高水平的严格评审制度,也是我们坚持的一贯宗旨。

  2011年,「靳埭强设计奖」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大家,本届比赛再次扩大参赛者范围,除原来的学生组别,将增设35岁以下华人青年设计师专业组别!我们希望「靳埭强设计奖」能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帮助和支持我们的各界人士,以此来回报更多期待和鼓励我们的人们。也期盼广大华人青年设计师与大学生积极把握机遇,挑战自我。我们将更加努力,与大家携手再创新辉煌!

  二、活动目的

  大赛致力于以国际先进设计创意理念和具有原创性、本土精神的设计作品推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并用高水准的参评标准启发、引导华人青年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与理念。

  三、主题

  1、主题作品

  主题:工夫

  主题释义:

  从人心浮躁的现实开始,你是否尝试解读“工夫”一词。

  《说文解字》云:“工,巧饰也,像人有规矩也。”徐锴注曰:“为巧必遵守规矩、法度,然后为工。”段玉裁注曰:“凡善事其事曰工。”

  工夫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坚持和自信;工夫是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工夫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积时累日,也是竭尽全力,持之以恒;工夫是千锤百炼,也是学而不厌,习而不怠;工夫是付出,是时光,是造诣,是积攒,是提炼;工夫是勤力,不是投机;工夫是重复锻炼,不是快捷方式;工夫是不懈努力,不是不劳而获;工夫是自我修炼,不是急功近利。

  工夫是一歩一歩走出的长路,不是一条捷径;工夫更不是贪图便宜般的招摇撞骗,也决不是浅尝表面的急功近利。工夫亦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哲学道理,体现了对整个世界观的宏观把握。

  工夫并非功夫,它在生活中能被更好地演绎,它能耐得寂寞,不焦不躁;它能经受桎梏,不怨不弃;它能感悟荣誉,不骄不傲。而设计需要在生活中禅悟,于是,工夫是否就是设计生活,或者设计就是工夫生活?

  年轻人,需要下苦工夫,练就真工夫!本届比赛以“工夫”为主题,等待你意味深长的诠释。

  2、 自由主题作品

  运用任何题材的设计作品均可做非主题作品参赛。

  、参赛作品类别及要求

  专业组:

  专业组的参赛作品必须是近三年创作,即2008年6月1日之后创作的作品。

  海报设计:需提交由胶版或丝网印刷,或高精度喷绘的作品。尺寸不小于36.4cmX51.5cm,不大于120cmX180cm,系列参赛作品不超过5幅。一式两份,无需装裱。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插图设计:需提交不超过5张A3幅面高精度打印稿,无需装裱。

  包装设计:需提交包装设计作品实物,请妥善包裹作品。

  书籍设计/宣传品设计:只接受印刷成品,无需装裱。

  学生组:

  海报设计/字体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插图设计:需提交不超过5张A4幅面高精度打印稿,无需装裱。

  包装设计:需提交不超过5张A4幅面高精度打印稿(作品的效果图或实物照片均可),要能体现包装的整体、局部或组合效果,也可提供包装作品原件。

  书籍设计:需提交不超过5张A4幅面高精度打印稿(作品的效果图或实物照片均可),要能体现书籍的整体设计(包括书籍的封面、内页和局部的设计),也可提供书籍作品原件。

  多媒体设计:表现形式不限,可以采用二维、三维、网页设计或电子出版物等表现形式;需提交作品不超过5张主要画面的截图打印稿(A4幅面)及电子文件光盘,光盘请妥善包装。多媒体作品的播放时间长度不得超过3分钟,文件大小不得超过100MB。

  人物形象设计:需提交不超过5张A4幅面高精度打印稿(作品的效果图或模特实拍照片均可),通过服装、发型、妆面、姿态表情的整体形象设计演绎主题。稿件要能体现设计的整体、局部效果,不接受作品原件。

  空间设计/立体设计:需提交不超过5张A4幅面高精度打印稿(作品的效果图或实物照片均可),要能体现作品的整体、局部等效果,不接受作品原件。

  专业组和学生组所有的参赛作品,请自行保留作品电子文档,组委会届时将通知进入终评的入围者提交电子文档。电子文档格式为:A4幅面,不低于300dpiCMYK存储格式为JPEG

  参赛资格

  专业组:

  年龄35周岁以下,即1976年1月1日之后出生的华人设计师、教师以及热爱设计的青年人士。

  学生组:

  1、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在校(包括2011年应届毕业生)本科生、专科学生、研究生和成人教育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在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进修生均可报名参加。

  2、指导教师资格:在参赛者所在的高等院校任教,并在参赛作品创作过程中提供了实际指导和建议的所有教师,指导教师在其日常教学活动中不需对参赛者有直接任教关系。

  3、没有经教师指导的作品亦可以个人参赛。

  收费标准与参赛办法

  专业组:

  每件作品收取报名费人民币100元,系列作品150元,系列作品不得超过5幅。

  请登录大赛网站>

  专业组参赛需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及“报名费汇出收据复印件”(重要),随作品一起寄来。

  学生组:

  1、每件作品收取报名费人民币30元,系列作品按一件计算。

  2、请登录大赛网站>

  3、学生组参赛需提交“学生证复印件”及“报名费汇出收据复印件”(重要),2011年应届毕业生则要附毕业证复印件或院系证明。

  邮寄地址与汇款方式

  1、 邮寄地址:参赛作品请邮寄至以下地址。采取邮寄方式寄送参赛作品的,提交时间以寄出邮戳为准;采取送达方式寄送的,提交时间以送达时间为准。建议使用邮局特快专递EMS或挂号形式邮寄作品。所有参赛作品都必须以“无商业价值印刷品”的形式寄达。

  中国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大学路243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靳埭强设计奖2011组委会(请注明是“专业组”“学生组”)

  邮编:515063

  2、汇款方式:

  专业组学生组的参赛者均先以汇款的方式将报名费缴纳至以下帐户,再邮寄作品,报名费不得在作品中夹寄。报名费一经汇出概不退还,初评之前组委会未收悉参赛费或费用不足,作品将不获参评权。

  请将报名费汇至:广东中国银行汕头大学支行

  帐号:4764510-0188-017131-0户名:靳埭强

  比赛截止日期:20111031

  提交参赛相关资料的处理和版权问题

  所有寄送至大赛组委会的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概不退还。

  参赛者的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本人(或团体)创作的作品,如有抄袭他人创意、构思的行为,或作品发生知识产权、版权纠纷等,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并由参赛者承担后果;评委拥有作品评选的绝对权利;组委会有权拒收任何对各国文化、民族尊严或道德有侵犯以及不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并拥有参赛作品的展览、出版、宣传、收藏的权利。

  奖项及奖励设置

  专业组:

  未来设计大师奖:1名(奖金人民币30,000元及奖杯)

  金奖:2名(奖金人民币10,000元及奖杯)

  银奖:3名(奖杯)

  铜奖:6名(奖杯)

  评审奖:5名(奖杯)

  优秀奖:50名(获奖证书)

  学生组:

  未来设计师大奖:1名(奖金人民币15,000元及奖杯)

  金奖:2名(奖金人民币5,000元及奖杯)

  银奖:3名(奖金人民币3,000元及奖杯)

  铜奖:6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及奖杯)

  评审奖:5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及奖杯)

  最佳包装设计奖:1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及奖杯)

  优秀奖:50名(获奖证书)

  入选奖:200名(入选证书)

  优秀作品指导奖:10名(获奖证书)

  大赛组织奖:10名(获奖证书)

  上述奖金所述金额均指税前金额。参赛者应自行按照相关国家(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相关地区的法律规定纳税。获奖及入选者名单将于评选完毕后及时在大赛网站>

  十一、评委

  为保证对作品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和导向,比赛的评选工作将分初评和终评两阶段进行。初评评委:由国内七位设计专家组成。为保证作品评选的公正性,初评评委名单将于初评结束后公布。终评评委:由靳埭强教授与不少于两名国际著名设计师担任。

  、评选原则

  创意概念

  表现技巧

  作品主题

  、大赛日程

  2011年7月至10月31日:征集参赛作品

  2011年11月初:初评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次评选,选出进入终评阶段的作品

  2011年11月中:终评评委对进入终评阶段的参赛作品再次评选,评选出获奖的作品

  2011年12月:举行颁奖礼,同期举办相关学术活动

  2012年:获奖作品全国巡回展览

  (具体活动时间以网上公布的时间为准)

  、查询、通知和咨询

  收稿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在大赛网站>

  参赛者、指导教师及相关院校、机构可通过以下方式就与大赛相关的各类问题向组委会进行咨询:

  联系:靳埭强设计奖2011组委会

  电话:0754--8290 4561

  传真:0754--8290 3226

  E-mail:ktk@stu.edu.cn

  大赛官网:>

  QQ:317184510(请注明是咨询大赛的)

  微博:>

  博客:>

  、争议

  对本规则产生的任何疑议,大赛组委会保留最终解释权。与本次大赛有关的任何未尽事宜,均由大赛组委会进一步制定规则并进行解释。

  附件下载:

  1、专业组参赛标签

  2、学生组参赛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