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习生到教学总监:刘欣的成长之路诠释“实践出真知”
发布日期:2025-09-28 14:09

       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学子仍在探索方向时,早期教育专业2023级的刘欣已用行动书写了一段独特的成长故事。从食堂打包瓦罐汤的兼职生,到独当一面的艺术学校教学总监,她从大一寒暑假兼职到大三实习期内实现了跨越式成长,更因出色的家校服务获得家长赠送的锦旗,成为校企合作育人的生动范例。
始于微末:在琐碎工作中磨砺责任心
       刚踏入大学时,面对同学们多样的成长路径,刘欣选择“在实践中充实自己”。她从基础的食堂兼职起步,在重复的打包流程中锤炼细致与高效,更深刻体会到“小事背后是对责任心的考验”。但渴望突破的她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主动走向校外,最终与中馨艺术学校结缘,开启了真正的“成长之旅”。
前台起步:挖掘沟通潜力,赢得信任
       初入中馨艺术学校,刘欣担任前台老师,负责通过“小麦助教”系统处理家长咨询。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成为她探索“家校服务”的窗口。她耐心解答课程疑问、细致记录学生反馈,在一次次沟通中展现出对“需求挖掘”和“客户对接”的天然敏锐度。尤其在处理续费、报名等关键环节时,她以专业态度和真诚沟通赢得家长信任,也因此被王校长注意到其潜力。
伯乐赋能:从执行者到管理者的蜕变
       王校长打破岗位限制,发现刘欣在沟通与业务推进上的主动性,先后提拔她为教务老师、教学总监。担任教务期间,她系统学习教学安排、课程协调与反馈跟进,将前台经验转化为管理能力;升任教学总监后,她更需统筹团队、把控课程质量、制定运营策略。“岗位转变不仅是职责变化,更是思维模式的升级,”刘欣坦言,“过程中有酸甜苦辣,但正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让我不断突破能力边界。” 
感恩成长:以担当回报信任
       如今,刘欣回顾历程,感慨良多:“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更感谢王校长的信任与培养。”她认为,这段经历不仅让她的沟通、管理、业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更让她活成了自己期待的“有担当、有能力”的模样。家长赠送的锦旗,正是对她以真心换真心的最佳认可。
结语
        刘欣的故事印证了“实践是青年最好的课堂”。从迷茫学生到成熟管理者,她的成长轨迹展现了当代职教生通过实干锤炼技能、以主动争取机遇的精神。这种“在做事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的模式,也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
编辑:徐继滕
初审:李木童
复审:李莉
终审: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