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重于泰山,为配合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的大方针,加强学生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顺利完成学业,在学生发生各种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切实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一、学生思想精神状态方面出现问题时:
(一)各带班辅导员在开学初即应建立学生管理树形图,通过了解同学、个别谈话等方式对所带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爱好等有所了解,并做好详细谈话记录,平均每两个月每个学生谈话一次。掌握学生每阶段思想状态、了解近期生活学习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班级内应至少每两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遇事应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做健康文明的新一代大学生。
(三)不提倡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强调学生应以学习为主,两人应以互相促进学习、共同进步为前提,不能影响正常学习,辅导员应出面进行正确地引导教育。
(四)利用学生管理树形图,每周通过电话、了解班委和负责人,获得每一位同学心理、生活等状态。对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学生,辅导员应通过班委或其舍友及时了解情况,视情况找学生本人谈心,帮其分析原因,多鼓励,使其尽快稳定情绪,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行为动向,必要时与其家长联系,反映问题,落实情况。对患特定疾病,但家长隐瞒不告知学校的,辅导员及时告知学校相关部门,若出现意外情况,责任由学生自负。
(五)对确实存在问题的学生,辅导员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和隐私,当天必须找学生个别了解情况,并把问题原因、谈话效果和预见的问题报告给分管副院长,副院长三天内将详细情况上报院长。如遇紧急情况或情况严重时,副院长应立即按顺序上报学院相关领导,并由院长助理和辅导员向学生处、保卫处、校医院等部门汇报。及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做好详细电话记录。原则上建议休退学,待回家调养好后再返校。如若家长执意坚持让学生继续跟班就读,则请家长到校讲明情况,签订相关安全协议书,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意外,责任自负。
二、学生重病情况出现时:
(一)其同学应做到:
1、不要慌张,快速反应;
2、不同时间段,应有不同应对措施:
<1>白天(7:00—21:00):马上送校医院或以最快速度通知校医院值班医生赴现场,校医院处理不了时,视情况租面包车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2>夜间(21:00—次日7:00):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尽快通知校医院值班医生;
3、尽快通知辅导员;
(二)辅导员应做到:
1、不要慌张,思路清晰,快速反应;
2、落实是否已拨打“120”急救电话或找到车辆;
3、尽快通知团总支书记、副院长,视情况寻求其他协助(保安队、学生处);
4、如果需住院治疗,应及时通知其家长和学生处;
5、其他准备(现金);
三、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打架斗殴情况时:
在校内发生打架斗殴情况时,在场的员工、学生有权马上制止,并迅速通知值班人员和带班辅导员,若没有出现伤害情况,应了解情况,能当场平息、解决问题的则当场处理解决。若解决不了应立即上报学生处和值班领导,对于出现受伤情况的,应迅速联系校医院并上报学生处和学院领导,在局面难以控制时,先报保卫处,然后拨打110,并适时通知值班校长。
四、火灾事故应急基本原则
(一)、火灾事故应急响应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财产的优先顺序进行,具体基本原则如下:
1、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人员解救出来。
2、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
3、先重点,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分清重点。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
4、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物体是重点。
5、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是重点。
6、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7、火场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
(二)、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情况进行以下操作:
1、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
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应组织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并向现场管理汇报。
(三)、现场最高领导者对火势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以下原则处理:
1、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点,由安全员清点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现场最高领导或消防队员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
2、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通报火场信息:单位名称、地址、着火地点、着火物资及或是大小,联系电话,回答“119”询问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3、发现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医院或拨打救护电话“120”与医院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