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top_nav.html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ngpin_neibu_p.html

课程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体到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职专科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课程目标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法律素质的养成,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班观,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如理想信念、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等)的任务,在课程体系结构中起主导作用,而本课程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为此,本课程从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配合专业教育,着重解决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和较完善的职业法律素质,为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大力支持本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从2008年开始起步,至今从未间断。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教师从本门课要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目标要求出发,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教育的基础上,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从研究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点入手,加大实践教学,推进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方面,从“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入手,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有“圣翰”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新模式。一个中心,即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以主导,对大学生进行健康向上的“三观”教育。三个基本点分别是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上,打破原有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需要重构体系,完成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转变。同时根据高职学生可接受性实际出发,研究本课程的教学语言,将教学语言的学理性与生活性、逻辑性与艺术性、问题式与解析式相结合,目的是形成一套与教材观点相一致,但内容更丰富、语言更生动、案例动态配置、问题提炼准确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思路上,本着公共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在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和基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教学方法上,创新载体,积极利用健康向上的影视作品,在用优秀的作品触动学生心灵的同时,教师再进行与学生思想的交流与互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另外,大学生思想政治部注重通过调研了解授课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提高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同时,拟在整合各相关部门,树立“大思政”理念的前提下,构建一支由专家、辅导员和团支部书记、专任老师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切实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辅导员队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ngpin_neibu_right.html

Copyrigh © 2000-2011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山东联合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01746号 |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