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6-27 16:18
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之际,语文教研室对艺术学院《戏剧文学欣赏》课程进行探讨,形成课程标准框架。
会议伊始,教研室主任郑老师对前期收集整理的多所院校《戏剧文学鉴赏》课程标准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分析了不同院校在课程定位、学分设置、教学内容编排等方面的特点与优势,提出借鉴其模块化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融入地域戏剧文化特色等先进经验,为本次课程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向。大家围绕《戏剧文学鉴赏》课程性质与任务展开深入探讨。一致认为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戏剧文学的审美鉴赏能力,提升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通过对经典戏剧作品的研读与分析,使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戏剧发展脉络,能够独立赏析戏剧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为后续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奠定基础。针对课程目标,教师们经充分讨论,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明确了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为学生需掌握戏剧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常见体裁等基础知识;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戏剧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戏剧冲突等要素,并能撰写高质量的戏剧评论;素养目标为通过戏剧文学鉴赏,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团队协作与创新意识。
在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教师们结合本校学生特点,提出构建“理论基础+经典作品赏析+实践创作”的课程结构。理论基础部分涵盖戏剧起源、发展、流派等知识;经典作品赏析选取古今中外经典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牡丹亭》等进行深入解读;实践创作环节设置剧本改编、短剧表演等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戏剧文学的理解与运用。同时,对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细致讨论,初步确定了教学大纲框架。
初审:郑吉军
复审:黄海英
终审:阎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