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新农人红薯种出“国际范”
发布日期:2022-04-27 12:16

       4月18日一大早,在泰安新泰市禹村镇西沈村红薯培育基地,一个个育苗大棚排列得整整齐齐。旁边大田里,新栽植的地瓜苗在清晨阳光照射下泛着绿油油的光泽,长势喜人。

  在80后新农人左臣明简单安排下,100多名工人迅速分组,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现在我们一天可出100多万株地瓜苗。”

  每年3月到6月,是地瓜育苗黄金时间。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封控,工人、农资都进不来,正在左臣明着急上火的时候,当地政府在符合疫情防控政策情况下,帮助他协调周边村民来干活,还为运送农资的货车办理通行证,保障其正常农业生产。

  “多亏了政府帮忙协调,封控期间,我们70多万斤地瓜、30多万吨农资才能顺利进出。为保障正常生产,工人光核酸检测就做了8次。”左臣明说。

  在新泰,山东建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左臣明被人们称为“地瓜大王”。今年34岁的他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这一闯荡就是十年。“在青岛打工,做过烤鸡、烤鸭生意,后来烤起了地瓜。”左臣明说。2012年初,新泰推出支持返乡创业的系列优惠政策,左臣明带着卖烤地瓜挣的钱和他的地瓜梦返乡创业。

  信心百倍的左臣明回乡后,干的第一件事便是收购了120多万斤地瓜,准备来年大赚一把。结果因为不懂储存,眼瞅着地瓜全烂在了手里,“光是成本加上违约金就赔进去200多万元。”

  首次创业受挫让左臣明明白了创业的艰难,经过认真反思,他决定改变思路从育苗着手,“像甘薯这类作物,目前农村地区种植分散、科技水平差、经济效益低,只有从育苗、育种等根本上进行改变,才能提高产业效益。”

  此后几年,他成立山东建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陆续投资40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甘薯育苗棚50个,育苗基地100亩,甘薯高产示范大棚上千亩,以及种薯和商品薯保鲜储藏设施。通过“公司+加工厂+合作社+种粮大户”的模式,公司发展成为全国29家大型加工企业的供货商,年鲜薯供货量达15万吨,一年光卖种苗就有3亿棵,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

  “人社部门帮忙联系的贴息创业贷款帮了大忙,这笔钱帮我们成功培育出一个地瓜新品种。”去年,左臣明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进行甘薯标准化繁育项目时,出现了资金难题。在新泰市人社部门的支持下,左臣明成功获得创业担保贷款100万元。他用这笔钱成立了一家研究中心,“我们研发的甘薯新品种叫‘泰山板栗香’,因为口感和甘甜的板栗差不多。”左臣明说,“泰山板栗香”在本地已进入小规模试种阶段,同时也在海南、云南、宁夏、内蒙古等基地试种。

  去年,研究中心培育的黄金薯品种被世界最大的薯条商加拿大麦肯集团相中,为其独家供应黄金薯4000吨,今年供应量将翻番,8000吨黄金薯已被麦肯集团预订。“黄金薯从种苗到成品销售,每年能给我们带来上百万元的收入,‘泰山板栗香’各方面优势更明显,到时候效益和影响会更大,等品种成熟稳定后我们再推广。”左臣明说。

  “现在是左臣明创业转型期,从单纯地瓜种植转向科技含量较高的育苗育种,我们对这类创业群体专门提供相应资金政策扶持。”新泰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王永前介绍,新泰瞄准政策受惠群体,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通过人社大数据筛查比对,主动对接企业、劳动者,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或个人及时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今年一季度,为275户个人和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252万元,同比增长187%。(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