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795万人,最难就业季、最大待业群体、最痛苦的毕业季、最纠结考研开始、最难找工作季……这些耳熟能详的说法又开始在毕业生中流行,城市的广场酒吧校园教室到处是啤酒红酒白酒和着摇滚拥抱眼泪,在撕扯煎熬着急于就业的学生,僧多粥少,还未正式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们已经在“求职大战”中提前感受到了竞争的残酷,这里弥漫着不就业没饭吃的纠结焦灼。
3月19日,记者在陕西省体育场内的招聘会现场随机采访了25位求职者,其中有12位是应届毕业生,他们感叹道,大学生头上的“天之骄子”光环远不如身上的“一技之长”更实用。西安市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对于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来说,实际工作与心理预期差距较大,“好工作难求”已是普遍共识,不少人只能调低心态,先就业再择业。
就业形势严峻是“大环境”,但一些高校的不少专业就业难“祸根”之一是当初招生宣传时亮给家长和考生的“高就业率”。“假结业”“被就业”“数字就业”“广告语就业”蒙骗裹挟钓鱼招徕学生报考就读,一些高校、专业本身并不具备基本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向也不明确,仅仅是为了高学费、多招生,“跟风式”地铺摊子,并未考虑社会需求是否过剩、毕业生能力是否胜任。到学生毕业时,学校用“数字就业”“纸面就业”歪曲事实计算出一份漂亮的各专业就业率,既不真实,经不起追究拷问,也误人子弟贻害社会。有人甚至调侃: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水货”,拿这个湿漉漉水淋淋的就业率年复一年搞新一轮忽悠有违诚信。
由于就业率事关高校的美誉度、入学率、专业声誉、新设、裁撤专业,不少高校从校长至院长,从招生至就业辅导,一级一级、一环一环都“签”了“责任状”,就业率造假已经形成链条、闭环,校内所能动员的力量、资源都在发力、贡献,就业率造假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注了水”的就业率就像“皇帝的新衣”,谁都知道它名不符实,藏了猫腻,水分很大,但谁也不愿戳破它、也不敢戳破它。毕竟,高校要招生、学生要求职、家长要和亲朋好友“晒娃”,谁斗胆指出、戳破皇帝的败露,不就成了众矢之的、千夫所指?以现在教授、校长“智慧”这个气泡只会越吹越大,堆积泡沫、积累弊端,毕竟最终吃亏受罪是学生、社会。
“目前高校在就业率统计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民盟中央副主席、曾任同济大学副校长的郑惠强委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高校就业率公信力不足,“罪魁祸首”就是“谁在统计”。教育部从2013年开始鼓励高校委托第三方机构跟踪评价就业状况,但目前多数高校尚未采取行动。
记者采访发现,第三方机构跟踪评价就业状况是无奈的体制外设计,虽然着眼治标,但起码可以让毫无廉耻的就业率造假有所收敛,拧出水分,打回原形。但治本之策的顶层设计肯定不仅仅是第三方统计评估。目前基于第三方统计评估高校专业就业率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客观全面的就业情况统计,使就业率真正起到高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作用。题中应有之义大概应包括追踪学生中长期就业质量、薪资水平、工作满意度、用人单位评价、三至五年后的就业变动等等,以更能反映毕业生就业的真实情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2014年开始与麦可思数据合作开展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调研,其中包含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模块。机构统计信息促使学校形成了就业与招生工作的联动机制,2016年,根据就业率及考生报考情况,对排名靠后的电子封装技术、应用物理学等专业适度调减了招生计划人数。目前国家级特色专业等优势专业,占学校全部专业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招生规模占全校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他优势不明显的专业,招生规模基本上都是控制在最小招生规模范围内。
哪个高校老师不知道“皇帝的新衣”故事?但现实中恰恰就是不少教授导演、参与、围观了“皇帝的新衣”。“皇帝的新衣”最终在孩子的“纯真”“直率”中原形毕露,当下“裸奔”“失真”的就业率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师生和社会齐抓共管,打假较真,用照妖镜、显微镜、烘干机、除湿器拧干水分、去除泡沫。只有真实、客观的就业率才能帮助高校设置专业时找准定位、方向和办学特色,培养出能被社会接纳的人才。一个真实、客观的就业率数据是对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公司起码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