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何趋势
发布日期:2023-10-24 10:48

  近20年来,大学生就业有哪些趋势和特点?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刊登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研究报告:来自2003-2021年调查数据》。调查指出,高校毕业生正规就业比例创新低;升学率持续升高;学历越高起薪越高、增长越快;就业满意率波动上升。从2007年开始,本专科生相对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薪资优势不复存在。

  报告由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岳昌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冯沁雪等学者所著,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学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进行的2003—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该调查从2003年开始,每两年组织一次,每轮调查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应届本专科及硕博毕业生展开。

  毕业去向

  升学比例持续走高 专科就业率反超本科

  研究报告指出,在2013年及以前,已确定单位就业即正规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均超过了40%,但是到2015年之后,正规就业比例均不足40%,2021届毕业生受到经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正规就业比例创新低,仅为32.1%。

  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比例在2003年和2005年均不足5%,在2007-2013年间处于10%-15%,2015年达到最高,超过25%,而后逐步下滑到2021年的11.4%。

  与直接就业相反,近10年来,高校毕业生选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国内升学的比例逐步走高。升学比例从2011年以来持续上升,从16.3%增长至2015年的24.4%,到2021年则超过30%,达到33.0%。

  那不同学历层次对就业落实率影响如何?报告指出,硕博研究生的落实率较高,10次调查的平均落实率超过80%;本专科毕业生的落实率较低,平均落实率不足75%。从变化趋势来看,专科生的落实率提升明显,不同学历层次的落实率逐步趋同。

  研究表明,从2011年起,专科生的落实率稳定高于本科生,甚至在2015—2019年,专科毕业生的落实率是所有学历层次中最高的,分别高达87.4%、88.9%和85.1%。专科生落实率实现反超,说明职业教育在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等明确的毕业去向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就业质量

  学历越高起薪越高 满意度波动上升

  报告指出,总体来看,毕业生的平均月起薪持续增长,2021年的平均月起薪超过7000元,约为2003年的4.5倍。但年均增长率仅为8.7%,增长速度较慢。

  从学历层次上看,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均呈逐步上升趋势,学历越高年均增长率越高、增长速度越快。博士生的起薪年均增长率最高,超过9%;其次是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起薪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和7.0%;专科生的起薪年均增长率最低,仅为6.1%。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之间的平均起薪差距逐渐拉大,2003届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起薪分别为专科生的2.23倍、2.22倍、1.11倍,而2021届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起薪分别为专科生的3.79倍、2.59倍、1.49倍。

  可见,学历层次作为人力资本水平的表征之一,在决定高校毕业生的起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随着年份推移,高学历为毕业生带来的薪资优势愈加明显。

  研究报告指出,从毕业生实际起薪和期望起薪对比来看,近五成毕业生起薪低于期望,约四分之一毕业生起薪高于期望。

  那毕业生们对就业满意度如何?研究发现,总体而言,虽然高校毕业生的期望起薪满足度不甚理想,但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较高,对工作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毕业生占比合计远高于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比,对就业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毕业生比例呈波动上升态势,从2015年开始稳定在80%左右。

  就业结构

  超八成选择大中城市民企成为就业首选

  研究显示,城市级别越高选择该类就业城市的毕业生比例越高,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比例最高,其次是地级市、县级市或县城,在乡镇、农村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最低。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从2007年起始终保持在80%以上,且从2009年开始,超过50%的毕业生选择前往或留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而就业地为乡镇农村的毕业生比例不足8%,其中仅不到2%的毕业生选择前往或返回农村工作。

  从就业单位性质上看,2007年之前,国有企业是高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单位,学校是第二选择;而从2007年开始,民营企业实现反超,跃升至第一,并从2011年开始稳定在第一的位置,与国有企业牢牢占据毕业生就业单位中的前两名。

  报告指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吸纳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减弱。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大单位类型。在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外部冲击的时期,国有企业在吸纳毕业生就业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求职状况

  并非越来越“卷” 人均获3个单位录用

  毕业生们找工作越来越“卷”了吗?从求职次数的数量上看,并没有。报告呈现了2003-2021年间毕业生求职次数的变化情况。毕业生投递简历次数的最高值出现在2015年,平均值为13.3次;2015年前的求职次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而2015-2019年间逐渐下降,2021年又有所回升。以此来看,毕业生的求职次数并未呈现随时间推移逐渐走高的趋势,求职越来越“卷”的说法似乎并不成立,这也可能意味着毕业生有了更加精准的就业定位,通过提高求职效率的方式来促进就业。

  报告指出,求职次数反应的是毕业生的主观努力程度,而毕业生所获得的、愿意接收的单位数量则体现了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被认可程度。数据显示,2003-2017年间,毕业生获得的单位录用从2.1个增长到3.1个,近年来在3个单位上下浮动。

  大学生找工作,最看重什么?统计结果显示,发展前景好、福利待遇好、经济收入高、工作稳定、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排在前五。而“专业对口”“可兼顾亲友关系”“能够解决户口问题”则是毕业生最不看重的3个因素。(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