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赋能教学 以协同驱动创新
发布日期:2025-04-29 07:56

       2025年4月28日,商学院智慧财经教研室主办的“破局·融合·跃升——师生协同实践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吉纯楼411会议室圆满召开。会议聚焦产教融合与师生协同能力提升,通过师生共研案例、共商策略,探索“教”与“学”双向赋能路径,推动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商学院智慧财经教研室全体专职教师、历届“融智· 财务云共享中心”产业基地实践学生代表及助教团队等30余人参会。
       会议伊始,商学院智慧财经教研室主任谢静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背景,深入剖析了本次研讨会的现实价值。她指出,国家政策明确强调“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育人”,而学校“融智·财务云共享中心”产业基地正是这一理念的鲜活实践。自2024年成立以来,基地通过引入企业真实业务场景,让学生在进、销项发票、银行账单处理、智能纳税申报、财务报表生成及数据分析等实务中锤炼“技能+素养”,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创新样本。
       谢静主任进一步强调,当前实践教学中仍存在师生协同不足、教学资源与企业需求脱节等痛点,亟需通过师生共研共进实现突破。她表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经验分享的平台,更是破解产教融合‘协同壁垒’难题的关键契机,旨在推动‘教’与‘学’双向赋能,让实践成果真正反哺教学。”
       研讨会上,苏振伟,刘明建,周怡彤等5名基地助教、7名实习学生代表结合财务云共享中心的实践经历,分享了发票管理、税务申报、风险排查等核心业务的操作心得。他们坦言,接触真实企业业务后,不仅深化了对会计职业价值的认知,更在实践中掌握了系统化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从机械执行到主动优化流程,我真正理解了‘业财融合’的意义。”学生代表陈越感慨道。助教团队代表苏振伟说:“深刻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发票处理中的流程优化、税务筹划中的风险预判,验证了课堂知识的实用性。”
       在教师点评环节,智慧财经教研室教师结合学生案例与政策要求,从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的契合度出发,提出改进建议。将学生实践中遇到的发票管理难题转化为教学案例,接下来会通过模拟真实业务场景强化课堂互动;同时,建议建立常态化师生协同反馈机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教学与企业需求同步。教师们一致认为,学生的实践成果为教学注入了新活力,而教师的专业指导则帮助学生实现从“会操作”到“懂逻辑”的跃升。最后,谢静主任凝练总结了研讨会的核心目标,打破传统教学中师生单向输出的局限,整合学生实战经验与教师教研智慧,优化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师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竞争力。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经验分享的平台,更是破解产教融合“协同壁垒”难题的关键契机。商学院将以本次研讨会为起点,持续深化“破局·融合·跃升”的改革理念,探索职教改革新路径,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懂理论、精技能、强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供稿部门:商学院
初审:张丽丽
复审:谢静
终审:盖晓艳
编辑:闫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