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教师暑期青岛行:以“一带一路”为笔 绘就课程思政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08-19 10:03

       2025年暑期,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商学院专职教师孟雪在青岛,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切入点,结合青岛在文化交流、经贸合作、国际物流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探索将价值塑造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注入鲜活案例。
        文化交流:搭建民心相通桥梁
       青岛通过文化互鉴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在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中亚国家文化元素展示区引人驻足观看:哈萨克斯坦的巧克力、乌兹别克斯坦的刺绣、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等这些特色商品背后,是青岛与共建国家“文化+贸易”的创新实践。针对此案例设计“上合国家文化体验日”活动,学生通过模拟跨境电商选品、非遗文化推广等任务,体会“文化差异与商业机遇并存”的现实挑战,培养“尊重多元、包容互鉴”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经贸合作:见证“一带一路”共赢样本
       青岛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调研发现,2025年上半年,青岛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显著,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持续攀升,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帮助上合组织国家提升产业链效率。这些实践案例可以通过分析青岛企业与共建国家合作中的谈判策略,引导学生理解“合作共赢”的国家战略内涵,培养“经世济民、诚信服务”的价值观。
       国际物流:构建“海陆空铁”联动体系
       青岛依托港口、铁路、航空优势,打造“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国际物流枢纽。在调研中了解到,青岛港新增多条“一带一路”航线,海铁联运量持续增长,中欧班列通达23个共建国家54个城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青岛物流网络优化案例,理解“效率与成本平衡”的行业痛点,培养“系统思维与全局观念”。
       此次青岛之行,不仅为今后的课程教学注入新活力,更彰显了商学院以“党建引领、专业赋能、实践育人”为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随着“三维育人”体系的逐步落地,商学院正朝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的新时代商科人才”目标稳步迈进。
供稿部门:商学院
初审:孟雪
复审:谢静
终审:盖晓艳
编辑:闫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