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2年第1号预警:警惕“培训贷”骗局
近日,我们了解到多名大学生遭遇“培训贷”骗局。有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工作为由,诱导学生接受课程培训,并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填写不真实信息办理“培训贷”。学生通过贷款缴纳学费后,无法学到有价值的课程和专业技能,更无法获得前期承诺的兼职岗位,却因为退费难而背上了沉重的贷款债务。
请同学们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风险意识,增强辨别能力,认清骗局。不要轻易添加自称“老师”的陌生人微信,不要轻易参加打着兼职赚钱幌子的培训班,更不要轻易在陌生网页及平台上转账汇款、办理贷款。如遇到拿不准的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并及时与老师、家长沟通。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2年4月15日
培训贷常见套路是什么?又该如何防范?继续来看↓↓↓
虚假培训机构和P2P网络贷款机构进行合作,冒充招聘公司在招聘网站上发布大量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到本公司贷款培训的骗局。很多求职大学生在“高薪待遇”“前途光明”“无需工作经验”等虚假信息的诱惑下,很难拒绝眼前的“大好工作”。在利益的蒙蔽下,未经详细了解便匆忙地签订“不平等条约”,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绵羊”。在这个过程中,无非是利用了一些高校毕业生的两个弱点:一是涉世未深,二是急于通过就业证明自己。
有些“培训贷”公司为逃避执法部门打击,往往会办理一些门槛要求不高的资质,甚至开连锁培训机构。这些公司真正的盈利点在于办理“培训贷”后小贷公司给予的返点、收取的高额培训费,以及发展加盟商后的利润提成。当吸引一定数量的求职者"入套”后,这些公司就会以经营困难等各种理由"卷款跑路",以逃避责任。
谨防消费贷款和消费分期
若是存在机构提供指定贷款途径的,最好加多个心眼。签订的合同要明确条款内容,就算分期也要明确是否免息,如若收取利息的话又是执行多少的利率等。一定要清楚费用,千万不要不明不白被坑。在与培训机构签订协议与合同时,应仔细阅读核对相关内容,对于不利的条款应及时提出,商议或修改后再签订。
提高防范意识
“培训贷”的受害者往往是刚刚走出校门经验匮乏的大学毕业生,更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不会掉“馅饼”,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遇事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多向有关部门求助,自觉筑起一道坚固的防御长城,绝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方能从源头斩断其罪恶的黑手。
如不慎“入坑”快投诉报案
如不慎踏入“培训贷”陷阱或者遇到疑似“培训贷”诈骗的情形,应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涉嫌诈骗的,应向公安机关报案。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切忌自认倒霉、息事宁人,要勇于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 | 微言教育综合自中国学生资助
编辑 | 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