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产生的高等教育类型,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快速。高职教育横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是大学框架下的职业导向教育,既要体现大学的文化精神、文化素质、文化知识,还要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模式,其管理方式、教育方法等仍在摸索之中。适时提出用工匠精神整合高职文化力量并形成高职特色文化,意义重大而深远,既能高度契合“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促进高职教育良性化、科学化发展,又能对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016年至2018年,工匠精神被三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这里的品质革命,主要是促进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使我国更好更快地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通过弘扬工匠精神来完成品质革命,这一概念所蕴含的精神,就是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本质要求,也是方向使命,这是高职教育的时代责任。
欲要大国工匠成为品质革命的核心力量,弥补高职文化短板是当务之急。传承工匠精神是高职文化的核心,高职教育要以时不我待的劲头,让更多大国工匠快速成长,这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时代的需要。
高职院校要把工匠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把工匠精神教育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去抓。汇集工匠精神的诸多精彩篇章,形成多媒体电子课件,形成多系列讲授教材,利用大学语文课或写作课教学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进行工匠精神教育,使学生在感人事迹的浸润和个体体验的认知中获得心灵的震撼,感知人性中本能的善意和感人的匠心故事,进而理解工匠精神的真谛,并汲取其中的文化能量,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升华,达到心到静处人自雅的境界。
同时,要以工匠精神传承为主导,组织整理并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通过编写校史、提炼校训、书写校志、建章立制等方式,使高职教育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得以具体彰显,不断感染、浸润师生的外在与内心,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工匠精神的洗礼和熏陶。(文:王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