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不惜光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天
二、五方面内容:
1、要适应大学生生活环境,珍惜大学时光,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理财;
2、要以学习为中心,改变高中学习方法,学会自学提高效率,不留遗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3、讲诚信,会做人;慎重交友,不滥交朋友;
4、要注重大学生礼仪,言行文明,不做有损大学生形象的事;
5、要培养三个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和做事能力);
三、大学新生要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应该做到五个转变:
(1)社会角色的转变
大学新生须适应这种由出人头地到默默无闻,由高材生到一般学生的转变。
(2)奋斗目标的转变
大学是人成长、成才的一个新起点。大学生应根据学校教学的客观现实和自己的实际,制定出个人在学业、思想道德、心理发育等素质培养方面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略,以增强进取的内动力,为再创大学阶段的人生辉煌打下良好的基础。
(3)思维方式的转变
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结交的人多,面对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大学新生的思维方式要做到由“非成人化”向“成人化”转变。在思考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要力求做到辩证全面而不要唯心片面,要远见务实而不要目光短浅,三思而后行,而不要盲目冲动或感情用事,要加强道德和法制观念。
(4)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中学时,生活琐事依靠父母亲友的帮助,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都由自己处理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应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自主而合理地处理好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注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交往方式的转变
大学生与中学生的来源不同。中学生大多在家乡就读,同学间充满乡音乡情;而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这就要求交往方式要有所转变。首先,要做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要主动交往;其次,同学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为人要诚恳热情,待人宽律己严,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三是与同学交往要坚持与人为善,全方位交往,而不要有老乡观念,搞宗派、拉帮结伙等庸俗作风,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
四、大学与中学学习相比的五个变化
变化1:内容多了
中学阶段,我们一般只学习十门左右的课程,而且有两年时间都把精力砸到高考科目上了,老师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而专科三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在30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内容多,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得多。
变化2:自习多了
中学里,经常有老师占用自习课,让同学们非常苦恼,大学里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了。因为大学里课堂讲授相对减少,自学时间大量增加。同时,大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大学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科研活动。
变化3:老师管得少了
在学习方法上,中学时期,只要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一切听从老师指挥,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而大学老师则是“老师在前,学生在后引着走”,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要自己安排,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不采用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方法,提倡生动活泼地学习,提倡勤于思考。
变化4:讲课快了
大学教师讲课一是介绍思路多,详细讲解少。主要讲授重点、难点内容,而且许多教师都使用投影机、多媒体授课,实现了授课手段多样化,授课进度比较快,一节课可能要讲授一章或几章的内容。二是抽象理论多,直观内容少。三是课堂讨论多,课外答疑少。四是参考书目多,课外习题少。有的老师一节课讲两、三个章节,听课的同学连翻书的时间都没有。
变化5:没教室了
中学时期,我们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座位、听课的是固定的同学,但是在大学里,每个班没有固定的属于自己独享的教室,有时1、2节课可能在这一栋楼的某个教室学习,但3、4节课又会到另一栋楼去听课,与自己一起上课的可能还会有不同专业的同学,上自习也要自己找教室。
五、四个不同
不同一:学习任务不同
中小学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升学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则是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专门的技能,学会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与整个社会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不同2:学习内容不同
大学的学习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习过程,但这些课程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就是为培养专门人才服务。
此外,大学还根据培养专门人才的要求,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专题讲座和实验、实习及社会调查等许多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知识和新内容的课程。
大学里各种各样的讲座很多,要积极参加学校里的文化活动,应多与学者交流,多与同学交流。
不同三:学习方式和方法不同
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不同。大学课程,老师在课堂上大都只讲重点。新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提前预习,通过预习,发现课程重点和难点,了解课程的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听课的主动权。大学学习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并不断探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一定要改变往日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积极参加课外实践和各种兴趣小组,这对于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
不同四:学习目标不同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就业挂钩,主要实行学分制,该学什么,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可根据个人特点有所侧重。大学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意识要求很强。因此,大学新生要转变学习方法,了解所学的专业和就业,规划职业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六、理财要养成的六种习惯
习惯一:记录财务情况
如果没有持续的、有条理的、准确的记录,理财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
习惯二:明确价值观和经济目标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可以确立经济目标,使之清楚、明确、真实、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缺少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便无法做出正确的预算;没有足够的理由约束自己,也就不能达到你所期望的2年、20年甚至是40年后的目标习惯三:确定净资产 一旦经济记录做好了,那么算出净资产就很容易了———这也是大多数理财专家计算财富的方式。为什么一定要算出净资产呢?因为只有清楚每年的净资产,才会掌握自己又朝目标前进了多少
习惯四:了解收入及花销 很少有人清楚自己的钱是怎么花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收入。没有这些基本信息,就很难制定预算,并以此合理安排钱财的使用,搞不清楚什么地方该花钱,也就不能在花费上做出合理的改变.
习惯五:制定预算,并参照实施 财富并不是指挣了多少,而是指还有多少。听起来,做预算不但枯燥,烦琐,而且好像太做作了,但是通过预算可以在日常花费的点滴中发现到大笔款项的去向。并且,一份具体的预算,对我们实现理财目标很有好处.
习惯六:削减开销 很多人在刚开始时都抱怨拿不出更多的钱去投资,从而实现其经济目标。其实目标并不是依靠大笔的投入才能实现。削减开支,节省每一块钱,因为即使很小数目的投资,也可能会带来不小的财富,例如:每个月都多存100元钱,结果如何呢?如果24岁时就开始投资,并且可以拿到10%的年利润,34岁时,就有了20,000元钱。投资时间越长,复利的作用就越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储蓄和投资带来的利润更是显而易见。所以开始得越早,存得越多,利润就越是成倍增长.
七、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
团队精神,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团体有着不同的含义,但基本要求是相同的,都是发挥成员的最大和谐活力来完成团队所肩负的使命。我们意识到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步伐加快,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呈现出各种学科知识、信息、文化的交叉化,任何一个项目的完成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它需要各个层次英才的汇集,并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团队成员和谐的活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需要。
让学生理解团队的内涵、团队的运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团队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团队内部和谐的活力,就是一种团队与外界的和谐境界。使每一位学生知道团队的运行不是一个人的行为,必须是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统一协调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