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常态
发布日期:2022-10-11 22:43

       在济南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之下,为保障全校学生教育目的,本校积极落实“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改革推出。
       艺术学院各专业部门有序开展线上线下课堂融合,实现教学平稳过渡。随着“互联网+”教育变革的推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本院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增强“互联网+教育”应用能力,提高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网络教学的能力,把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结合起来,适应新时代条件下教育教学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体现了本校艺术学院人才培养队伍的高度责任感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
       为做好从通过此次线上教学的“大练兵”“大考”,早期教育教研室徐老师认为线上教学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线下课堂中,多数情况下是老师在‘单向’传授知识,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发言的时间被限制了。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活跃课堂气氛等等,但是这种手段的效果十分有限。而在线上课堂,学生根据老师的实时讲授可以在直播间可以随时发表自己观点,学生思维更活跃,师生交流更加充分。这种交流方式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习效果更好”。徐老师表示,将尝试在以后的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线上互动环节,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考察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达到良好的课堂讨论效果。
       为做好从“线上课堂”到“线下课堂”的平稳过渡,做到线下线上教学有机融合,李老师主动将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将线上课程内容用来辅助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她表示,相较于线上教学,线下教学能更好地把控课堂的节奏,能快速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讲解的内容。她说:“学习要做到‘温故’,才能‘知新’。同学们在新学期的课堂上气氛比较活跃,也能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在线下教学中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结合在线学习资料丰富学生课后复习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杨老师主动将线上教学的优势和经验融入到线下课堂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提前发布课程预习问题、检测学生作业进度、设置线上小测,也更加关注线下课堂的互动质量和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这样“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升课堂质量。
       2021级早期教育专业刘晓萍同学认为上学期是一次接触线上教育学习模式“新窗口”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我的自主性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上网课时,同学们“躲”在屏幕后更敢于回答问题、发表观点,课堂气氛比线下课堂活跃很多。希望这个学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于老师交流。但不论何种模式,自律、自觉都是学生必须有的品质,学习是一件需要我们不断付诸努力的事。
       2020级动漫专业杨萍萍同学开学前制作了新学期时间规划表,督促自己充分利用时间。她认为在学校学习更有效率也更开心,因为可以向老师及时请教并与同学讨论相关知识点。“我们不能拘泥于线下的课堂学习,因为线上学习不会有区域的局限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平衡好线上与线下学习的关系,才更有利于全面发展。”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艺术学院新学期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师生以新风貌、新气象、新姿态迎接新学期。课堂上,任课教师准备充足、认真执教,学生认真向学,课堂氛围良好,实现了从线上教学到线下课堂的平稳过渡。希望接下来的每一课、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我们的师生都能继续发扬“早、正、严、实”的优良传统,共同打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为探索后疫情时期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的教改创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