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兴国寺内有有一石洞,洞口上方石匾上,刻着黔娄洞三个大字。据说这里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高士黔娄隐居的地方。
史料记载:当年,黔娄在今千佛山开凿此洞,修身清节,不事王侯,隐居于此,著书四篇,言道家之用,名《黔娄子》。四篇文章究天人之际,通阴阳之变。《黔娄子》成书后,因与现实联系不够密切,并没得到大家的认可。
据说黔娄妻子施良娣知书达礼,学识渊博。其父是为帝王家进行鬼神祭祀的“太祝”。施良娣嫁给黔娄后,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告知丈夫。黔娄根据妻子的意见,对《黔娄子》加以充实订正,重新阐明了“常的无定便是变,变的有定就是常”的道理。此书轰动了齐鲁一带,被士子们奉为圭臬;国君与卿大夫也因为它对治国安邦有所启发,对黔娄的学识修养非常心仪。鲁恭公想任他为宰相,黔娄以立志清守,不意仕途而拒绝;又赐他三千钟粟米,希望能改善生活,他以无功不受禄坚辞。
后来,黔娄夫妇迁居齐都临淄,设馆授徒。齐威王欲聘他为国卿,也遭拒绝。虽如此,齐国一有重大事故或外敌来犯,齐威王总到黔娄住处就教。
黔娄去世时,曾子来吊唁,只见黔娄遗体身着破旧丝绵袍,头枕砖块,身下铺着稻草。尸体上的被子太短,以至于露着腿脚。曾子说:“被子斜盖着,全身就盖住了,”。黔娄妻说:“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先生之意也。”
从此,便有了“斜余不如正欠”的典故。
据说清嘉庆年间,千佛山黔娄洞内尚有黔娄子的坐像,白须方巾,文士打扮,后被毁。1980年,洞穴进行了整修,洞内迎门石壁上嵌一石碑,记载了黔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