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驻于心、化于行——学前教育自考班召开安全主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8-01-10 19:58

为了提高新生安全防范意识,杜绝校园诈骗情况的发生,1月9号,由2017级学前教育自考班组织的进行了防诈骗安全知识讲座在综合楼F611举行。

导员指出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很多同学从小学、中学到上大学都有“十年寒窗”的经历,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感情用事,疏于防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地“帮”一个不相识或相识不久的人,这是很危险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有不少大学生就是凭着那种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你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之中。

有求于人,粗心大意。每个人免不了求他人相助,但关键是了解对方的人品和身份。有些同学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帮助”时,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对于对方提出的要求,往往是惟命是从,很“积极自觉”地满足对方的要求。

贪小便宜,急功求成。贪心是受害者最大的心理缺点。很多诈骗分子之所以屡骗屡成,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不良心态。受害者往往是为诈骗分子开出的“好处”、“利益”所深深吸引,自以为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和付出,获得最大的利益和好处,见“利”就上,趋之若骛,对于诈骗分子的所作所为不加深思和分析,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落得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可悲下场。

通过发生在高校学生身上的网络兼职刷单类诈骗、机票改签退款类诈骗、网购退款类诈骗、冒充熟人及公检法诈骗等真实典型案例向与会老师同学做了详细剖析,讲解了骗子常见的伎俩和手段。他向与会师生讲到,虽然行骗手段多种多样,但只要大家树立较强的防诈骗意识,克服内心的不良心理,保持应有的清醒,做到“三思而后行”,是可以避免上当受骗的。师生们被幽默轻松的讲授方式深深吸引,被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深深震撼,讲座赢得了与会师生的热烈掌声。

本次讲座作为学校放假前一项重要内容,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我校师生提高防骗意识,了解诈骗常用手段提供了有效途径,必将会在有效预防我校大学生受骗情况发生,保障学生切身利益不受侵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姓名:薛鹤 导员:靳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