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研室召开考核方式落实情况分享研讨会 共探教学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4-11 15:42

        2025年4月2日下午12:40,思政教研室于办公室召开了一场聚焦思政课考核方式落实情况的分享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阎君梅老师主持,宋晓燕、王颖颖、高双双等十余位教师参与,杨帆老师担任记录,旨在总结思政课学生成果展示阶段的经验成果,探讨改进方向。
       自思政课考核方式引入学生成果展示环节以来,教学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此次研讨会上,教师们围绕学生成果展示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与思考。
成果显著,展现学生多元风采
        研讨会上,教师们普遍反馈,多数学生在成果展示中展现出了积极认真的态度。他们仪态端庄、表情自然,表达流畅自如,能够紧密结合实际案例,精准契合主题,将思政课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展示内容中。这种良好的表现不仅体现了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深入理解,更彰显了他们在知识内化与应用方面的能力提升。
           以部分小组的展示为例,学生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的理论探讨,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巧妙融入其中,展现出较强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学生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了高质量的展示任务,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
问题待解,明确改进方向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教师们也指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学生在成果展示中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PPT制作粗糙,内容缺乏深度和逻辑性;部分学生在观看他人展示时,未能保持安静,缺乏基本的尊重和专注度。这些问题反映出在学生思想引导和管理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管理力度。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纷纷建言献策。有教师提出,应加强对学生成果展示前的指导和培训,明确展示要求和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还有教师建议,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实时监督和反馈,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价值凸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一致认为,学生成果展示这一考核方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不仅是对学生思政课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检验,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成果展示,学生们学会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全面提升。
       同时,这种考核方式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将思政课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实现知行合一。许多学生在展示后表示,通过准备和参与展示,自己对思政课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实际生活中也更加注重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思政教研室进一步优化思政课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未来,思政教研室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创新考核方式,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初审:杨帆

复审:黄海英

终审:阎君梅

部门:公共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