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经营的实体书店:在商业密林中执拗生长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童
在这个动动手指就搞定检索、信息得来容易又泛滥的时代,种种迹象似乎预示着书籍正在远离人们的生活。但是,探访过20多个城市的个性实体书店后,书评人绿茶对实体书店业态变得颇具信心。因为他在一些年轻的个性实体书店店主的热爱与坚守中,看到了“纸墨文化的脉搏依然在沉稳有力地跳动,个性实体书店作为城市的精神家园还在为爱书人默默亮着一盏盏灯”。 那些或坐落于安静的小镇古街,或藏身在喧嚣的商业密林的个性实体书店,往往藏书不多,但洋溢着个性化的审美情趣;规模不大,却足以让灵魂片刻栖身。书店如同它们的年轻主人一样,向下抓取文化的土壤,向上迎着时代的风露,执拗生长,尽管它们中有不少仍身处困境。 人的“羁绊”,赋予书店生命力 “产生‘羁绊效应’,人才能聚集在书店,书店才能成为人们精神的家。”辽宁沈阳离河书店店主、“80后”青年孙晓迪这样认为。 2020年书萌推出的《疫情当前,书店现状调查》给出了一组严峻的数据: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实体书店,90%暂停营业,99%几乎没有收入来源。离河书店也是其中之一。 “还能坚持多久?”迷茫之际,同为离河书店店主的高明把这个问题敲到了微信朋友圈里。 这一问牵动了书友的心。大家纷纷留言关切,都希望离河书店“活下去”。一个会员来充钱了,又一个会员来充钱了,点滴汇聚,希望的火苗又燃起来了。 在疫情肆虐、书店冷清的日子里,“羁绊效应”带来了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热能互换。读书者用信任“驰援”他们喜爱的书店。一位忠实粉丝给刚出生的儿子也办了一张会员卡,“让他长大了之后也来离河书店”。 “一位年轻读者到厦门读大学后不再驻足离河书店。疫情期间,他联系到我们尝试提供帮助。”高明把这样的故事珍藏在心里,他说,本来觉得读者可能已经告别了,其实书店已经成为他生命的印记,即使在远处。 2020年2月15日,广东广州的1200bookshop书店公众号推文求救,阅读量很快超过十万,“很多书店的老客人、新客人纷纷伸出援手相救,帮助我们挺过难关。”该店店主、“80后”青年刘二囍说。 所谓家园,来自人与一个地方的羁绊,来自过去与未来的联系。建立归属,留下印记,书店这一文化空间,在城市中还有这样的社会意义。 书店的志趣,丰富城市的文化味 网络时代,读者虽然可以线上交流,但真实存在于表情与肢体中的信息是难以传递的。为城市建立文化发生的空间,是很多书店店主认为实体店存在的重要理由。 “80后”青年许涛是个默默经营的店主。他的朋友曾告诉他:“在你默默经营的过程中,已经影响了很多人的生命轨迹。”有人因沙龙而结缘,有人在活动中确立专业方向,有人通过书店获得求学信息,三年后发来成功的消息……书店不经意间透出的光亮,照亮了读者的人生路。 书店呵护的还有那些各自珍重的阅读趣味。成立19年,布衣书局越来越明确“服务藏书人”的定位。“80后”青年、新书板块负责人胡智睿告诉记者,藏书人看重品相,布衣书局向出版社订书时,他会一再嘱咐对方“不要只用油皮纸包装,还得用纸箱送书”。“独特的体验与服务能给读者带来价值,也会得到读者的认可。”他说。 布衣书局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作了“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毛边本,每次一上架就秒空。胡智睿说:“毛边本确实只是一部分藏书人的爱好,但是不能因为这部分人很少就忽略它。满足小众趣味,同样是我们的目标。” “80后”青年、“人间食粮”书店店主高贵兵在早期规划时,别人都劝他“把书店开去一线城市,经济发达、文化氛围浓。”可高贵兵认为,实体书店任何地方都需要。他执着地把店开在了河北邯郸。他的观点在深入这片土地之后得到印证——“人间食粮”书店为这座城市提供了一个公共文化空间和精神园地,“很多散落在各处的读者聚集在此,一起分享阅读带来的生活体验”。 浙江杭州吾南书舍金禾店附近一家企业的老板,几乎每天下班后都在书店里待几个小时。“90后”创始人杨信良说:“可能他什么都不做,只是喜欢在这里发呆,给紧张的头脑‘放个假’。这也是书店故事里重要的部分。” 2020年1月,甲骨文·悦读与北京西城新街口街道合作的福绥境图书馆开始试营业。这家图书馆把服务社区阅读作为追求,负责人俞正为社区居民安排各种线上线下的活动,比如邀请嘉宾给孩子们讲国学,为老年读者讲“手机课堂”。书店与图书馆的合作,是对共享图书理念的一种诠释,也是针对用户不同需求场景提供的解决方案。 胡同深处,福绥境图书馆的爱心与书香一起弥漫。图书馆收到过不少社区居民写来的信,信中说得最多的,是在疫情期间让人们停下来审视生活,让大家重新爱上阅读。 历经沉淀,回归阅读的本质 走进江苏苏州慢书房,人、书、空间相映成趣,静谧舒适,这是店主许涛专门的设计。 “书一定是书店的核心。”许涛告诉记者,“慢书房提供阅读之外的所有服务,无论是沙龙还是文创,我们都会追问它是不是围绕着阅读开展。书店只有服务于阅读需求,而不是某种商业目的,内容才可以真正被输出。” “书店,有趣的灵魂比好看的皮囊更重要。”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留神书店店主、“80后”青年胡俊峰说。店里冬天的温度可能只有8摄氏度,地是水泥地,没有豪华的装修;不打折,无畅销书……留神书店有它的“怪脾气”,但对于服务阅读这件事,书店“百分之百认真”。 读者是胡俊峰“拼”出来的。开店前三年,他每天都在店里,“只要有人来,我就拿出干劲和热情,去一对一地服务。”书店大概有8000种书,胡俊峰差不多翻过2800种,有6000种能讲出梗概。 留神书店至今坚持着“导购制”服务,一对一指导读者选书。“开书店对专业性要求太高了,这是一个不能造假的地方。如果只想滥竽充数地混一下,那么这个市场的代价太大了,它依赖真的读书人。”胡俊峰说。 在与书籍有关的众多动词里,杭州吾南书舍弱化了“买”和“卖”的业务,增强了店内“读”和“借”的服务。在西湖店,杨信良把两万册书铺满店面,按照学术逻辑排列。苦心经营下,书舍就像一个文化磁场,许多学者扫一眼选书,就认可了这个文化空间,在这里办沙龙、开读书会。 历经时间的沉淀,回归阅读本质成为浙江温州无料书铺越来越清晰的发展方向。起步近四年,温州无料书铺已在全国开了19家店铺,策划能力备受肯定。在别人想办法拓展更多外部思路的时候,“80后”青年、创始人张潇反而愈加重视书店本体的发展,增加书店投入比例、聚焦阅读呈现、强化阅读服务……“书店的核心是阅读服务和内容,这是不会被取代的。”张潇坚信这一点。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守望纸面阅读的价值,服务读者的精神追求,年轻的个性实体书店店主们构建的小世界,承载着大梦想。“它们现在还只是散在各处的光束。”绿茶说,“但有一天总能连成一片光。”(记者彭景晖 通讯员赵家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