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柜里有一本1964年版的《黄家驰外科学》, 在我当外科医生的经历中, 它曾经给予我极大的帮助。 1970年, 因扩大业务的需要, 医院派从医不久的我到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进修。 当时正值文革期间, 医院被军管, 教授靠边站, 取消科室名称及专科分工, 外科医生定期在各病区轮转。 我跟着一位胸外科的主治医师轮转, 除收治胸外科病人外,要收治普外科甚至泌尿外科的病人。我一 下子碰到这么多不同专科的病,除经验不足外, 也深感专业知识的匮乏。 因为批判反动学术权威, 医院不可能组织学术讲座。 除了临床工作中多看、多问, 向带教老师请教, 再就是值夜班时请医生“ 聊” 一点他们的经验,零打碎敲的, 总觉得不解渴。 很自然地我想到找参考书。 当时医院 图书馆里没什么新书, 原有的专业书数量有限,且不外借。 我找遍了市里的新华书店,整柜整柜的都是“ 红宝书” 和应时的书籍, 放在角落里的医学书籍也主要是针灸、中草药和新医疗法方面的书 。 偶尔找到的外科书籍也是很陈旧的, 无奈只好挑几本, 所谓饥不择食。一次偶然的机会, 一位改行多年的朋友知道了我的苦衷, 送给我这本《黄家驯外科学》。 书是精装的, 但外面还是用厚纸包 了书皮, 说 明书的主人是很珍惜它的。 我拿到它真是如获至宝, 兴奋不已。 我根据当时的情况和需要, 制定了计划, 在以后进修的日子里, 对这本书进行了“ 三读” 。 一是通读。 每天晚上除了值班和参加急诊手术外, 我都会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通读这本书。 从序言开始,每天逐章逐节的读五六页, 暂时理解不了的也要看一遍。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我把这本1056页的书通读了一遍。通过通读, 我对这本权威外科著作的结构和内容有了整体了解, 包括外科学及各专科的发展历程, 外科的基础知识, 每个专科中主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术式等, 学到了很多原来教科书上没有的内容, 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视野, 为我以后从事外科 工作打下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通读了这本外科权威的书籍后, 以后再读相关的书籍, 也就知道它们的差异和侧重点; 再读到杂志上的有关文章, 也就清楚作者所提出的新观点和采用的新术式与传统的观点和术式的区别, 取长补短, 举一反三, 事半功倍。 这种通读专业权威书籍的方法, 我以后也用到读 《黄家驯外科学》 的后续版本和其他专科书中, 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受益匪浅。 二是精读。 除了通读外, 根据当时进修的需要, 对外科基础、 普外和胸外科部分进行了精读。 精读和通读并不矛盾, 可穿插进行, 急用先学。 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章节要反复阅读, 有不懂的地 方向老师及同行请教, 力求弄懂弄通。有关诊断要点, 治疗原则, 手术方式及急救措施等重 点要做出标记, 背熟记牢, 因为这些是临床实践中随时都会遇到的问题, 需要马上应对, 不可能每次都有时间再翻书。 我体会精读是“ 三读”的重点, 是掌握书中精华的关键和重要手段, 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是随时读。 有了通读和精读的基础, 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什么问题再翻阅查找就很方便, 难题会迎刃而解。如收治了病情复杂、不易确诊的病人,可翻阅有关章节, 拓宽思路, 考虑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进一步检查, 以帮助确诊; 要参加未做过的手术前, 翻阅有关章节, 复习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等, 就会心中有数 … … 我体会, 在临床上遇到问题在书中找到 解决的方法时, 会有茅塞顿开 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多次找过的问题, 在哪一章哪一节都记得很清楚,印象特别深刻。 这个随时翻书的习惯一直贯穿在我以后多年的行医经历中,就像是学生随时向无 言的老师求教。另外, 平时遇到同行介绍的经验和杂志上看到的新内容, 我习惯简要地记在相关书页的空白处, 便于以后翻阅。 虽然以后的从医过程中我陆续读过不少专业书籍, 但这本初版的《黄家骊外科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对我的帮助也最大。 因为从这本书中, 我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 培养了读书习惯, 也总结了学习经验, 使我受益终身。 虽然现在我已经退休了, 但这本书还放在我书柜最显眼的位置, 有时我会翻翻它, 既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也是对无言老师的默默感谢! (来源:《健康大视野》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