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是台湾作家张德芬创作的一本以小说为体裁,以心灵修行为主题的书籍。主要讲述名校毕业的女白领若菱生活的起伏以及与老人的对话,借此来表达对人生课题与智慧的理解。该书于2008年发行,半年内销量3万册,位于台湾三大畅销排行榜前三名,并与2012年获得当当网畅销书籍第一名。 作者简介: 张德芬,女,生于台湾,作家,毕业于台湾大学企管系,担任台湾电视公司新闻记者主播多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了企管硕士(MBA)的学位。2002年开始,她受到启发与指引, 辞去高薪的工作,专心研修瑜伽以及各类心灵成长课程以及心理治疗方法,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2007年6月在台湾出版第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名列台湾各大书店畅销排行榜读者反应空前热烈,成为畅销作家。随后陆续出版《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同时翻译有德国心灵导师艾克哈特.托尔的作品《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和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礼物》。与家人长期定居北京。 创作背景: 该书作者张德芬,曾当过台视新闻主播,经历过失败的婚姻,又到美国深造,担任某知名公司营销经理,却以忧郁症收场。最终,张德芬搬到北京郊区做了四年的家庭主妇。2002年起,她决定全力追求内在心灵的世界。2007年,张德芬根据这几年的心灵感悟创作了自己第一本心灵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 内容简介: 一位都会白领阶级的女性通过同老人以及其他配角(老人的学生)间的对话,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内在世界,进而发现大多数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甚至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从身心灵三个方面去探讨主宰着人生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操控身心,同时提供了如何解决这些模式的实际有效方法,从而解脱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 点评赏析: 《遇见未知的自己》借助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以小说为题材,用故事这种很浅显的方式,融会贯通了理论与实际,通过心灵修行的观念阐述如何与真我--爱、喜悦及和平重新连结,把怎样开始往内看,自己内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做了一个很好的整理 ,阐述了在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底下,其实是一个很单纯的关系——和自己情绪相处的能力 ,并表达了生命成长的蓝图,缩短了茫茫摸索的阶段。全书的主题:爱、喜悦、和平。 现代人面对快速变迁的社会,修养和欲望不成比例, 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自己。 书中的老人其实就是一面子, 映照出现代人心态的不合适。作者借助“我”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复杂与痛苦,并通过邂逅年老智者的引导,逐步自觉践行身心灵修,最终从日益异化的现实困境中走出,寻到最初的自我,实现自我心灵的拯救,求得内心的归宿。小说开头便交代了作者写作的缘由,间接隐喻了现代人陷入迷惑与痛苦的原因:被外在的物质欲望紧紧锁住,而且一直没有发现、重视和改正这样简单错误的逻辑,导致生活越来越糟糕,内心越来越沉重,越发感觉不到现代社会物质极大化带来的乐趣。因此需要进行一次心灵的旅途,寻求一条回家的路,不再被外物所迷惑,该书接下来便讲述了如何在错误的方向上寻求人生的出路,从迷失在尘途中走出来。 主人翁李若凌正是陷入上述简单错误的逻辑中而不自知,生活中遭遇各种不如意,最终引发与老公的争吵而离家出走,邂逅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慈祥长者,在老人的交往与引导下,深入探讨:“我是谁”、“我不是谁”、“我们到底要什么”等充满苏格拉底式的哲学悬思,并在老人的推荐下,与老人的几个灵修成功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领悟出潜意识人生模式及其表达。 作者用四个层次(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通过团体咨商、个别疗愈或练习及体验的方式 ,阐述如何解除现有的人生模式,如何解脱身体、情绪、思想的桎梏,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书中的种种建议 ,从而获得身心的疗愈 ,以及如何修复和重塑与父母、亲密爱人、子女、友人之间的关系,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现代都市人在社会中不断为生存财富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却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归宿感,最终可能被社会家庭抛弃,成为异己的存在物,难以找到自我内在的心灵归宿。最后能破解这种可悲、可怕的现代都市人境遇的钥匙,那就是通过身体的连结、臣服的情绪控制检视自己的思想,通过身份认同察觉自我,实现真我,追求爱、喜悦与和平。“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作者通过该书讲述了唯有依靠自己的检视,自觉践行身心灵修,保持关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才能走出自我创造的层层枷锁,寻求真我的解放与实现,求得内心的自在与释然。 社会影响: 张德芬成名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使很多读者对生活的态度有了积极的转变。张德芬凭借《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拥有超过150万人的忠实拥趸。 《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自2008年上市后受到极为广泛的关注,海峡两岸销量突破400000册;很多人因为这本书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随着这本书的上市,掀起了一股心灵探索方面的阅读热潮,也出现了很多的跟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