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十四走》搜集失落的民间艺术 30年后凸显经典价值
发布日期:2019-09-25 09:23

时间:2018年09月30日

来源:新浪读书  

 

  9月29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阅读季、东方历史评论及汉声联合主办的“黄河边的民间艺术和历史记忆·东方历史沙龙(第151期)”主题活动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举行。作者杨先让及其女儿杨阳,台湾著名出版人、《汉声》杂志创办人之一的黄永松,中央美院人文学院教授乔晓光共聚涵芬楼,作为本次活动的亲历者、见证者与参与者,他们齐聚一堂,叙说了三十年前那场栉风沐雨的“黄河十四走”,以及25年间台湾汉声版典藏本《黄河十四走》背后的故事。

  这部传世作品是徐悲鸿弟子、中央美院原民间艺术系创始人杨先让自1986年春节至1989年9月带领考察团,历时四年、十四次走黄河,通过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风格、民间艺人、节庆习俗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从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到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诸省,一路跋涉,一路寻访、考察、记录,将几万字的笔记、数千张照片、上百种民艺收集及调查者本人毕生难忘的体验凝结在一起,最终汇聚为这部民艺考察的经典大作。

  该书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间艺人(如刘兰英剪纸、苏兰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为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留下了珍贵的图文资料。正如黄永玉对《黄河十四走》的定位与勾勒所言:“这一走,就好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点明了研究民间艺术的一个方向,一个方法,是一个铁打的、无限远大的可能性。”从有理有据力排众议,到三番五次“舌战群儒”,再到殚精竭虑辗转筹备,才最终促成了这气势如虹的“十四走”,这对民间艺术挚爱着的大决心、大愿景、大意志支撑下的“十四走”。陈丹青曾评介《黄河十四走》:“……是此前半个世纪中国最为周正而用心的民间艺术图文集,其内容和体裁,介于田野调查、文本分类、历史综述、美学阐发之间。每一页图文背后,都可见先让老师的雄心。”由此可见杨先让付诸其间的诸番苦心。

1、杨先让:没有汉声就没有这本书,我也不可能写出来

  活动现场,杨先让饱含真情地回顾了走黄河的缘起及《黄河十四走》的成书机缘。

  “我在中央美术学院是洋学堂,而我是搞版画、油画的,把我弄到这边来我就要好好教学,可太难了,走不下去。后来我出国,感觉到西方的艺术有一波吸收了民间、吸收了非洲的木雕产生了新的艺术,中国的民间艺术太多了,可是马上要消失了,我就特别着急。我有一个连环画系,我回来一定要把它改成民间美术系,有这么一个基础。年画、连环画是民间的,我想搞一个大民间的……因为我感觉到中国的美术学院如果有了民间美术系这一枝学问,全世界首屈一指。后来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就不用说了,终于成立了民间美术系。虽然我是系主任,可我根本不懂,我是学洋的,油画、版画都是洋的,不是中国民间的版画,所以我要学,我得懂,我老在那儿嚷嚷好,怎么个好法我不知道,所以我就选择了要去考察黄河。我们没用学校一分钱,我们也没有自己掏腰包,那时候也没有钱,虽然那时候已经开始卖画了,我对卖画没兴趣,所以我一头扎到了走黄河上。这就是走黄河的起源。

  “但是走完就走完了,也没想着要出书。而汉声的几位朋友就来家里坐我旁边动员说,杨老师你走完了黄河能不能写,我说我是画画的啊,不知道应该怎么写,我这个文笔简直是……后来我把日记拿了出来,他们说这就好了!在女儿和女婿的帮助之下,我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写完了。交稿第二天还是第三天,吴美云到我家说“写得好极了,请了最好的文字编辑,是香港大学的古兆申,专门给你做文字编辑……如果有生之年我能够用这样水平的稿子编20部的话,我死了也闭眼了”。我感觉受宠若惊。1993年,他们又来拿了这套书给我,说杨老师我们全编辑室人瞻马仰就为了这本书,黄先生整天到工厂里盯着纸张盯着印刷的颜色,辛苦至极,我特别难过。我一看题目叫《黄河十四走》,我说怎么叫这么一个怪名字,“黄河考查”就行了,来个《黄河十四走》有点吹牛,可是没想到后来叫起来了。这便是《黄河十四走》一书的成书机缘。

  “所以说,没有汉声,我这本书根本就不可能出来;而此次若没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张杰的帮助,也不可能有眼前这本书的问世。所以,我感谢他们两个人,谢谢你们。”

2、黄永松: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们的事就会做得更好

  黄永松在现场回顾了当年与杨先让的第一次面,杨先让的民间美术观点对他产生的影响,以及他借《黄河十四走》一书的成书过程,谈及了我们做事的眼光、态度和精神的可贵之处。

  “那时候杨老师就告诉我他在组建民间美术系——“要搞清楚什么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好在哪里,你得去走访黄河流域,捅破窗户纸搞清楚它,要看清楚民间美术的来龙去脉,要摸着民间美术的根。”真感动。在感召之下我和吴美云还有其他几位就去了陕北。

  “杨老师在这个中间走了14趟黄河,除了几万字的笔记、几千张的照片、上百种的可以教学的民间美术品,杨老师是带队去的,还有他跟团队终生难忘的亲身体验。我们把杨老师的资料整理起来带回台北编辑了今天这部书,二十年匆匆过去了……

  “我们要知道自己做什么,同时要识货。要知道好货在哪里,要知道去选择它。杨老师选的民间美术,我选的杨老师,才会有今天的作品。作为一个出版人识货很重要,选题,我们选的不够时就自己做,我们所有工作的同事都有一个习惯,随身携带一个相机,一个笔记本,可以记录东西,也可以认识东西,也可以积累题材。

  “我们要认识到在这个时代里自己的立场,并一直克勤克俭。记得杨老师回来整理资料的时候,累的晕倒在路上,是大家把他抢救了过来,这种做事的精神是长存的。我们常问民族文化在哪里?民族文化就在我们心里,我们的乡土就在我们脚下,即使今天新的泥土和新的时代,我们还是要抓好自己的精神。我一直在讲,我们是全地球上一个大民族,我们的民族人口数是全人类最多的,我们的优质文化本来就应该自己营养自己,自己丰富自己,也可以分享给其他人们。

  “所以,大家最终还是要先识货,我不识货我就找不到杨老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们的事就会做得更好,即使我是外行,但是我努力认识它、学习它,尽量把它做好。”

3、乔晓光:应该敬畏民间尊重民间,应该在学院派中给他一席之地

  乔晓光老师不仅回顾了当年走黄河时一些印象深刻的经历,同时通过“黄河十四走”及《黄河十四走》一书的出版,呼吁“应该敬畏民间、尊重民间,应该在学院派中给它一席之地,让它得到应有的尊重……民间作为一个知识体系进入大学是应该的,大学首先是要让人认识到什么知识是有价值的,我们应该传播什么,其次才是应该接受教育。《黄河十四走》把民间这样一个生活中的传统拿到高校里来是应该的,杨老师做这个十四走也没想到会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超前的,对高校树立了一个超前的艺术方面的民族文化的价值观方法论”

  他认为,“《黄河十四走》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最后的回光返照,虽然杨老师最后没有说太多具体的事情,但是他的精神鼓励了后面两代人,为我们打开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大门,给了我们新的观念,使我们的生活长走长新,希望我们把“十四走”继续坚持走下去。《黄河十四走》的精神也应该真正切入生活,呼吁大家关注乡村,关注他们为生活而创作的艺术作品。”

4、杨阳:就是骨子里的东西我喜欢,我非常喜欢,我就想为它付出,就是这样一种力量

  作为嘉宾兼主持人的杨阳,分享了她跟随父亲行走黄河的故事:“当时走黄河的时候我们都用假期寒暑假,因为都是大学老师,每次组织的人马都不一样,看谁有时间、谁有能力跟着走,每次我父亲组队的时候都有考虑,有的时候就三个人,有的时候七八个人,这就算队伍比较大的了。”也表达了她因这十四遭黄河之行而产生的感激之情:“真的是同道,我工作特别累的时候只要想一下汉声还在,乔晓光还在那边坚持,我的学生还在努力,我就有力量了。”同时更是强调了支撑她坚持跟着走下来的动力——“我们没有想刻意接谁的棒,真的就是民间艺术传统文化对我们的震撼、感动,就是骨子里的东西我喜欢,我非常喜欢,我就想为它付出,就是这样一种力量。”

  活动近尾声,杨阳宣布近期分别由杨先让、黄永松、乔晓光及杨阳带领大家重温一次当年走过的黄河之路。杨先让将带领大家去山东潍坊杨家铺看一看,像当年考查一样,再给大家讲一课;黄永松将带着大家去延安市安塞看一看那边的民间艺术,杨阳带大家去河南三门峡走一走看一看,乔晓光也会安排时间带着大家去踏访感受黄河沿岸的民间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通过和非遗司、快手等媒体平台合作,以网上征集的方式开展,届时,详细信息将会在上述平台公布。以期以此种方式,将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的火种传承下去。

  杨先让带领诸位老师对源远流长、意蕴深厚的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的深入挖掘、系统耙梳、认真记录,不仅是对抢救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下的民间艺术遗产的一份担当,更是以双脚来丈量,梳理并印证了这些民间艺术的源流,使这些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意象符号系统化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其所蕴藉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春说:“任何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梳理都涵盖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文献,二是文物,三是民间艺术……第三个层面往往被轻视甚至成为遗忘的角落。”而《黄河十四走》的问世,则将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将这一“遗忘的角落”挖掘出来,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

  《黄河十四走》所记述的质朴真切的文字,所呈现的鲜活生动的图片,所蕴藏的作者对民间艺术的切切之爱,将这些在很大范围内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元气和凝聚力的如珠玉般散落民间的艺术瑰宝得以展现,让悠久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经久不息地传唱下去……(华迅)

 4年,14次带领队伍走进黄河流域,足迹遍布8省区,汇集近千张图片,整理出20多万字的文本,一心搜集失落的民艺,只为追寻中华文明的根。

  黄永玉、陈丹青、吕胜中、林海音等撰文推荐!

  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实实在在与广大平民共存了数千年,并自始至终沿着自己的规律去进行创造,发展成一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正是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在很大范围内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元气和凝聚力。

  自1986年至1989年,杨先让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组建者之一,率领考察队14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风格、民间艺人、节庆习俗等,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8省(区)。在走访中,考察队积累了近千张图片资料,并整理出二十多万字的文本,汇集成《黄河十四走》一书。书中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间艺人(如刘兰英剪纸、苏兰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为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留下了珍贵的图文资料。

  《黄河十四走》以真切的文字和鲜活生动的图片,记录下散落在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让古老的民艺得以传唱至今……

5、编辑推荐

  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美术系,他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是徐悲鸿的学生、徐冰的老师,他是80年代考察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的第一人——他是本书作者杨先让。

  4年,他14次带领队伍走进黄河流域,足迹遍布8省区,汇集近千张图片,整理出20多万字的文本,一心搜集失落的民艺,只为追寻中华文明的根。

  《黄河十四走》,一部让黄永玉叹为观止的书!

  黄永玉、陈丹青、吕胜中、林海音撰文推荐!

  台湾汉声原版授权,简体版《黄河十四走》经典重现!》以真切的文字和鲜活生动的图片,记录下散落在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让古老的民艺得以传唱至今……

6、作者简介

  杨先让,1930年生于山东牟平养马岛,1939年随家人迁居朝鲜,1944年回国求学,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和创作员,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员,文化部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主任、教授。

  曾获美国休斯敦大学亚洲艺术部文化奖、全美华人教育基金会终身艺术成就奖、中国文联第11 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等国内外大奖,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曾出版著作《杨先让文集》《徐悲鸿》《中国乡土艺术》《与木刻刀结缘50年:我的木刻版画创作历程》《海外漫纪》《艺苑随笔》等。

  杨阳,1957年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学会会员。

7、名家推荐

  《黄河十四走》点明了研究民间艺术的一个方向,一个方法,是一个铁打的、无限远大的可能性。

  这一走,就好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黄永玉

  《黄河十四走》是90年代,也是此前半个世纪中国最为周正而用心的民间艺术图文集,其内容和体裁,介于田野调查、文本分类、历史综述、美学阐发之间。每一页图文背后,都可见先让老师的雄心。——陈丹青

  《黄河十四走》是迄今为止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田野调查最辉煌的,也是今后难再出现的独一无二的成果。——吕胜中

8、《黄河十四走》序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在这一带广阔乡野,积淀了丰富而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生活于封闭、偏僻农村里的妇女,经过一代又一代母女传承,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民俗技艺。有时,一件民艺作品居然会呈现出中华文明初期的图像符号,令今日的学者专家观之不禁大感惊奇。他们称此为民族“母体文化”所保存下来的珍贵“活化石”。

  就以下面这两幅摄自陕西华县(今渭南市华州区)农村的照片为例,可以看到老百姓生命礼俗活动中,乡民相互赠送既是食品又属吉祥驱邪物的“礼馍”——面花。第一幅照片中面花被放在骡车上的大箩筐里,是外婆亲手为小外孙满百日的庆典而做的。再加上赠送小儿的百日被面、衣、帽等礼品,便由舅妈、表兄弟欢欢喜喜地赶着车子送礼去了……

  翻页第二幅照片里,娶媳妇人家收到新娘的姥姥家送来两人合抱的大面花。仔细看面花奇特的造型——双虎头、龙身、鱼尾——它可不是哪家老大娘“灵感来了”的即兴创作,而是经过“母体文化”世代传承,这神秘的造型可能包藏了史前各图腾民族迁移、冲突和融合的真实历史;而面花上的虎面造型,更可以与商周古器物中的虎形,甚至与五千年前良渚文化中的虎图腾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或藏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面花只是民俗事物中的一项例子,说明了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在这里,多种民俗艺术历经千百年传承,至今犹鲜活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它们就像五彩缤纷的宝石,散布在古老大地上,熠熠生光。然而,有谁是识宝、爱宝,甚至把这些珍宝慎重地拾掇、串结起来的人呢?

  今天,残存的古老民俗正面临前所未有剧烈的文化转型危机。现代化工商狂潮以决堤之势,席卷中原大地。我们担心:对于这些积淀数千年的民俗“活化石”,若不能及早、尽快、大量进行调查、记录和保存,三五年后,许多珍贵的民俗事物或都将永远由乡野中消失无踪。

  一九八八年,《汉声》杂志编辑赴大陆进行民俗调查,结识了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系主任杨先让。说起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民间美术系”,便是由他创办的。初见面,杨先让便满怀热情地与我们畅谈“走黄河、访民俗”的精彩经验,其间种种的艰辛与动人之处,使我们激动不已。

  “现在大家都知道说民间美术好,说民间美术重要,可是,好在哪里,重要又在哪里?”杨先让以兴奋、急切的语气说:“直到我下定决心,率队走访黄河流域各地,才像捅破窗户纸,看清楚民间美术的来龙去脉,也摸着了民间美术的根……”

  为组织“民间美术系”的教学工作、收集教材并建立民间美术的理论,杨先让于一九八六年年底接受美国乔治·索罗斯基金会资助,开始了他组队“黄河十四走”的壮举。

  前后持续四年的黄河民艺考察,杨先让一行人的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八省(区),从黄河上游一直搜寻到黄河入海口。其间,他们更数度出入民俗活动特别丰富的中游地带,如新绛、华县等地,以便进行深入的考察和记录工作。

  十四走下来,累积的成绩是丰硕无比的,其中包括了几万字笔记、数千张照片、上百种民艺收集,以及调查者终生难忘的亲身体验……

  为达成《黄河十四走》出版,《汉声》编辑曾多次赴北京,专程与杨先让重看一遍采访幻灯片,再商量一回写作方法……如此,书中的游记,配合一百零三篇“特写”,便在几年中渐渐成形了。

  在这里我们以无比的兴奋,推出《黄河十四走——黄河民艺考察记》三巨册。多年来,汉声以抢救民俗、建立“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为职志,而杨先让《黄河十四走》搜集多种多样民艺瑰宝,正足以构成一座丰硕的民间美术文化博物馆……

  现在,就让我们随民艺考察者的脚步,开始黄河第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