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发布日期:2018-04-25 10:54

在中国最大的图书网站上,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直处于销售排行榜的第一名, 在美国, 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人手一本, 所有的公司职员人手一本; 在中国, 也有多家著名公司, 如I BM、摩托罗拉、、惠普等都有一项有趣的培训课程: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这项培训课程就是来源于柯维( Stephen·R·Covery) 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为什么这样一本心理励志方面的书一经推出就畅销不衰, 被许多追求成功的人士奉为宝典呢? 下面, 我们就来解读一下它的真正内涵所在, 产生吸引力的魔力磁场在哪…… 《鹅和金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 一个很穷的农夫在鹅窝里发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蛋, 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这个蛋是纯金的。这之后, 农夫每天都可以从鹅窝里拿到一个金蛋。然而, 当他日益富有的时候, 他也越来越贪婪, 以至于没有耐心等待每天只有一个金蛋, 他想一次拿到鹅身体里的所有金子, 于是他杀了这只鹅, 但结果却是什么都没得到。 在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中, 常常有像愚蠢的农夫那样以牺牲产能( 鹅) 的代价来提高产出( 金蛋) 的事。我们往往更关心的是效率而不是效能, 为了提高效率而忽视效能, 这使我们破坏了取得成果的能力。而惟有产出与产能取得平衡, 才能达到卓越的效能。 习惯一: 别指望谁能推着你走 如果你不向前走, 谁又会推你走呢? 因此, 积极主动的态度, 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我们常说: “我不会… … , 因为遗传… … ” 、“我迟到,因为… … ”总是在找借口或是抱怨, 在不满中消耗自己的生命。有效能的人士总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 自主选择应对外界环境的态度和应对方法;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 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 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 从而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 选择的自由” 。虽然不能控制客观环境, 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客观现实做何种反应。积极的涵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 还代表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 而非外部环境, 并且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习惯二: 忠诚于自己的人生计划 我们经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 想做些什么, 要拥有什么, 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 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 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 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将这个书面计划称之为“ 使命宣言任何一个存在的社会组织都需要“使命宣言” , 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也不例外。“ 使命宣言”需要阶段性地评估以及持续修正和改良。 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 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为什么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 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 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 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 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 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 你到底要做什么? 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 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 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 才能凝聚意志力, 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 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成就感。 习惯三: 选择不做什么更难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觉得有价值并对你的生命价值最高目标具有贡献的事情; 要少做紧急的事, 也就是你或别人认为需要立刻解决的事。消防队的最大贡献应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于到处救火。因此, “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则。有效能的人只会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 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 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有效管理” 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点管理。先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 自己掌握住重点并时刻把它放在第一位, 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左右。要想集中精力于当前的要务; 就必须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牵绊, 要勇于说“不” 。 习惯四: 远离角斗场的时代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 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 非强即弱, 非胜即败。其实, 世界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立足空间, 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因此, “双赢思维” 成为人们运用于人际领导的原则。我们从小就参与各种比赛考试, 培养了一种你底我输、你死我活的竞争心态。试想一下, 谁又甘心在竞赛中认输呢?树立双赢思维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寻求互利, 以达成双方都满意并致力于合作的协议计划。 具有双赢思维的人, 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 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 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 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 人人都能共享。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 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 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 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 习惯五: 换位思考的沟通 如果一位眼科医生为病人配眼镜, 他先摘下自己的眼镜让病人试戴, 其理由是: “我已经戴了10 多年, 效果很好, 就给你吧, 反正我家里还有一副。”那么, 谁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如果医生还说: “我戴得很好, 你再试试, 别心慌。”在病人看到的东西都扭曲了的同时, 医生还反复说: “ 只要有信心, 你一定能看得到。”那就真叫人哭笑不得了。我们常说遇事要将心比心。因此, “知彼解己” 是交流的原则。 这位医生尚未诊断就开处方, 谁敢领教? 但与人沟通时, 我们常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妄下断语的毛病。因此必须强调: “ 了解他人与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对方, 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才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要改变匆匆忙忙去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倾向。要培养设身处地的“ 换位” 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 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 也急于表达, 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 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 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 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习惯六: 1 + 1 可以大于2 统合综效是对付阻碍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 相反, 阻力则消极不合逻辑、情绪化和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弹簧施加作用力, 结果还是要反弹。如果将双赢思维换位沟通与统合综效原则整合,不仅可以化解阻力, 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统合综效” 就是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许多自然现象显示,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 根部会相互缠绕, 土质会因此改善, 植物比单独生长更为茂盛; 两块砖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单独承受力的总和。这些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 但也有例外。只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 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 才能众志成城。 习惯七: 过着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基础, 所以有规律地锻炼身心将使我们能接受更大的挑战, 静思内省将使人的直觉变得越来越敏感。当我们平衡地在这两方面改善时, 则加强了所有习惯的效能。这样我们将成长变化,并最终走向成功。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 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 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 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 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以上这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前三个习惯在于我们本身, 确立目标就要全力以赴, 着重于如何进行个人修炼, 由依赖转向独立, 实现“个人成功” ; 第四、五、六个习惯, 即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 都将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 而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前六个, 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通过培养这些习惯, 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革, 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来源:《知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