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新境》 引言
发布日期:2018-09-26 16:51

作者简介:周汝昌,红学家、古典文学专家、诗人、书法家。本字禹言,号射鱼、敏庵、命新,后改字玉言,曾用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玉工、石武、玉青、师言、茶客等。1918年4月生于天津咸水沽镇,曾就学于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先后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员、华西大学与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他是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是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终身研究员。出版有四十余部学术著作,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红学研究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近代红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红楼新境》 引言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我这篇《引言》开头不说自己的话,怎么把人家曹雪芹的开篇之词照样搬来了?难道说是由于崇拜曹雪芹太过分了,因而连人家的言辞也要模仿一番,模仿不成,就把人家的原文照录过来了?说实话,说我崇拜曹雪芹是一点儿也不错的,说我把人家的原词搬来是因为模仿不成而转为照录,可就有点曲解了我的本意。
    引言一开头先引这两句话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我自知过去读《红》还都是草草翻阅一过而已,对曹雪芹用字造句的功夫没有读懂,自己深为愧怍。如今重新体会,方知只这么两句之中就有三个字眼至关重要。一个是“近”,一个是“细”,再一个就是“深”。人家曹雪芹开门见山就说明了,此书讲娲皇炼石“虽近荒唐”,“近”相当于“近似”,也就是白话里的“好像”,而上面加一个“虽”字,就更加明白:像是荒唐,实则并不荒唐。然后,一个“细”加一个“深”,让我感到雪芹早就知道我读书不够细致,因而无法领会人家言辞内外的深意。我的这个“粗”和“浅”就是自己读书治学的一大病痛。从此,再读时就加上了一点工夫,果然感受就与从前有所不同了。这种不同对自己是个教训,对于许多一般读者来说,也许有同样的启示作用。夸大一些说,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叫做有了一些“进境”,于是“境”字就成为这本小书的题名——《红楼新境》之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才是“境”的本义呢?用文言说就是占地面的“疆域”。比方说,你要出国旅游,要办出境手续,这个“境”指的就是本国的领域。但到了文艺方面,这个“境”就不那么简单易懂了。
    尽人皆知,20世纪有一部书题作《人间词话》,是静安先生王国维文学理论的代表之作。他在其中讲词,就用上了这个“境”字,并成为全书的一个焦点、眼目。他说,填词必须有“境”,而“境”又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然后,他又把“境”说成“境界”。如果你还要按照“境”字的本义去领会,那就会很费思索而不得其本质了。
    那么,这“境界”一词是从何而来呢?这需要从两条线路来解说。一条是来自佛经,另一条是来自东晋大画家顾虎头。佛经是指哪一部呢?如果我记忆不误,应该是《无量寿经》,其中有两句话说:“斯义弘深,非我境界。”顾虎头的话却是“如倒食甘蔗,渐入佳境”。这可妙极了!他们说的完全是不相干的事情,而合在一起融汇在我们中华文艺理论上来,可就发生了崭新美妙的巨大作用。佛经说的是要修持佛道,有一个很长的历程,这历程分为很多阶段、层次,一个比一个精深。所以,我引的这两句是弟子对师傅说的,您的“境界”很高深了,非我所修持的程度可比。“境界”一词,实出于此。至于顾虎头,他拿吃甘蔗来比喻饮食的滋味,与修道全无交涉。因为甘蔗很长,分有许多节,真正甜的部分在中上部,下面越来越接近根部,就变得又粗又硬,味道差了很多。所以先倒过来吃根部,就会越来越嫩,越来越好吃了,这叫“佳境”。
    我这么一讲,您可能又向我提出问题,你的书名《红楼新境》到底是指佛家的“境界”还是画家的“佳境”呢?这个提问很有意味,我的回答未必全对。为了简明,我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化为一两句,希望您能满意。“境”是个双面词,它包含着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正如佛法道理无实物可帮助讲解,而艺术品则有实物显示于人。一个文化造诣深厚的人,能够领会很深的道理和境界。但如果没有了“文化造诣深厚”这一主观的条件,客观存在的优劣高下也就无法讲起了。因此,我这本小书的取名是说近年来读《红》多下了一点工夫,这才能够发现和感受雪芹笔下更丰富、更美好的“境界”。
    曹雪芹在他的书中也曾用了“境界”一词。这就是《红楼梦》第八回中的一首七律,说的是: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说大唐①。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假皮囊。
    ……
    此处的“境界”恐怕是指娲皇赋予那块石头的灵性,而后来石头却被一僧一道给点化成了一块玉坠。玉坠是个假象,它已经没有原来的灵秀的真“境界”了。
    提出“倒食甘蔗,渐入佳境”文艺鉴赏主张的顾虎头,在《红楼梦》第二回中就已被着重提到:“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前面几个人用的都是真姓名,而唯独把大画家顾恺之称为“虎头”。原来“虎头”是顾恺之的乳名,仅这一点就表现出雪芹对顾虎头有着更为丰富的感情。比如,顾恺之字长康,雪芹则连这长康也不称,单单要叫他的小名,这就像是最亲密而不拘俗礼的朋友关系了。又如,在东晋当世,已经有了“痴绝顾长康”的评语,可见“痴”是顾虎头的一个最大特点。他本来智慧最高,而一发起“痴”来又最容易受人哄骗,这就是性情上的两面性,符合“正邪两赋”之人的双重性情。再如,顾虎头又和“通灵”这个词语有着特殊的关系。一个例子是虎头给嵇康作传,开头就说嵇康是一位“通灵士也”,你看这岂不极为重要?另一个例子是他把自己最珍惜的绘画作品锁在一个柜子里,怕人偷窃,后来,有人知道了这个秘密把柜子从后面打开,将这些画作都盗走了。他发现后,却不怀疑被人拿走,反而自豪起来,说他的画都“通灵”了。这位大艺术家真是“痴绝”得无人能比!还有一例,就是汉代著名学者刘向,搜集了七十二位有节操、有道德的贤妻良母素材,为她们一一作传而成《列女传》。这实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尊重女性的重要著作,而顾虎头也很看重此书。他给这七十二位列女都绘制了画像,而且是画了两本,即后世所说的《大列女》、《小列女》。这又是一项“开辟鸿蒙”的艺术创作,由此才又演变出后世的所谓《百美图》,只不过是画《百美图》者未能领会刘向的“七十二”是八个九的乘积数,而雪芹却由七十二这个八九之数引申成为十二个九的一百零八位。明白了这些中华文艺史上的特点特色,你才能够不迟疑地接受我所主张的雪芹真本《红楼梦》原为一百零八回,与所谓“一百二十回全本”毫无交涉。
    以上说了这些关系,都是为了什么?就是让你比较深细地理解这本小书题名为《红楼新境》的“境”字到底应该如何理解、领会。
 
 
辛卯年九月三十日
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