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网址:>
时间:2011年12月2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让阅读制度化、常规化,让学生在书香中实现自身生命的成长。
一、获奖理由
走进位于长白山西麓的抚松,校园里面洋溢着一股股浓郁的书香之气,校园读书蔚然成风,教师读书沙龙、学生读书社团如春笋竟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而这都得益于抚松教育的拓荒者——陆世德。
在教研员、教育科长、教育局长角色的转换过程中,陆世德始终认为:没有什么能够像读书那样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品位,塑造人的灵魂性格。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让学习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让学生在书香中实现自身生命的成长,是他心中不变的航向与不断追求的目标!
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为了营造整个教育系统的读书氛围,陆世德从打造学习型机关入手,形成了教育局机关学习制度。周一集中学习,进行读书心得交流,积极开展“向同事推荐一本好书”活动和“与校长、教师同读书”活动,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为了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专门设置了图书柜,定期更新图书,让大家看到最新、最适合的书籍。
教育局机关带了头,他又要求每一位校长都成为师生读书学习的引领者。2008年,教育局出台了校长“四个一”学习制度: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每天读书一小时或读书一万字,每学期至少阅读一至两本教育专著,每季度写一篇教育反思文章。2009年,又将读书、思考列入“校长七项工作”,作为年终考核校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他还亲自发起和主持“校长双休日主题式教育沙龙”,并连续开展了主题为“读书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校长沙龙活动。
每逢教师节,图书成为教师奖品的重要内容。在他的眼里,精神世界的充盈相比物质收获的富足来说,影响和价值更为重要。于是他倡议,教育局每年都要拿出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学校的读书行动,每一所学校在“设备购置费”中要有专项经费用于图书室、阅览室建设。
近年来,抚松县教育局大张旗鼓地在全县中小学校推进“读书行动计划”。在陆世德的推动下,各个学校纷纷举措扬旗,校园内读书茶座、音乐书屋等充满创意和人文关怀的环境文化不断出现;“星火读书会”、“博雅书社”、“山泉文学社”等学习型团队,犹如星星之火,燃亮了“乡村文明之夜”。课堂上,老师不再滔滔不绝,不再高高在上,学生不再“言听计从”、不再被动接受,师生和谐、愉悦、高效的课堂折射出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光辉!
二、读书故事
有一次,偶尔看到了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的著作《人生为一大事来》,只翻了几页,我就被震撼了!书中那些鲜活的案例和作者博大的教育情怀,不正是我们的校长所需要的吗?随后教育局为全县中小学校长每人购置了一套《当代教育家丛书》,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读书学习活动的通知》。为了检验阅读效果,教育局专门组织了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活动结束之后,一位校长感慨地说:“我觉得依靠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读书和不读书都一样可以管理学校。但读了《当代教育家丛书》我才明白,教育可以有这么高的境界,一个校长可以有这么大的作为!”
此后,每年教师节,我都会送给全县每一位校长和所有的机关干部一本书。赠送的图书中有肖川的著作《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李希贵的《学生第一》等,在书的扉页上我们还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用读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每当学校举行读书活动启动仪式时,我都尽可能去参加,以此让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都重视读书,都喜欢读书。
多年的读书更让我体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中;“课程的开发可以提升教育的内涵”。我们也由此提出了“以学定教、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激扬学生生命成长为评价标准”的“有效教学三原则”和旨在改变课堂教学生态的“课堂教学十条基本要求”,构建了四大类区域课程。
变化最大的是校长。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一头扎进书店为学校和教师购买图书;出差的时候他们会随身携带“教育思考日记”,记录每天的所思、所见、所闻。读书正在成为校长们的生活习惯,成为管理学校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个县域的教育局长,成就每一位老师,成全每一个孩子,发展每一所学校,推动读书,无疑是我能做到的最有效的事情。
三、推荐书目
1、《学生第一》 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一本触及灵魂的教育力作。“学生第一”的理念已经被广大教育者所接受,李希贵以教育家的视野和情怀,用一系列充满人文关怀和创意灵感的举措,让北京十一学校的校园里始终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2、《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一个平凡的美国小学教师,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智慧和持之以恒的爱心塑造了一个个不平凡的灵魂。他不仅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感。“第56号教室”的学生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无一例外都变成了“热爱学习的天使”。解读“第56号教室”的密码,我们也能创造奇迹。
3、《我的教育心》 李镇西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愿意守住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其实就是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这是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