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网址:>
时间:2011年12月2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将学生的读书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引导孩子大量阅读,推进孩子心智的全面发展。
一、获奖理由
王修文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代留美学者,获美国爱丁堡罗大学教育和教育管理双硕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2002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扬州创办首家基础教育学校,王修文受聘担任校长。从孩子抓起,他找到了推动国民读书的起点。
办学之初,他就在小学低年级启动了“快速识字”教学实验,并亲自主持编写了“快速识字”教材。
王修文提出,“在校园里,要让孩子随时、随地都能够读书。”他大力进行“书香校园”建设,图书大楼里有丰富的藏书、多层阅览室和数名专职管理员;校园网上有可以轻松点击的“网上图书馆”;每一间教室里都有几百本图书供孩子自由选读;每一层教学楼的东侧,都有一处装饰雅致、摆满图书的开放式“书吧”……
在他看来,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能力和读书习惯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师会上他要求师生共读;在家长会、全国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他呼吁亲子共读,以达到他所提倡的“身教”和“境教”,让孩子在榜样示范和环境熏陶里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王修文最爱发给师生的奖品是书,最爱送给家长、朋友、同事和学生的礼物也是书。
二、读书故事
我酷爱读书,读书对我不仅是享受,更对我的人生产生了直接的深刻影响。我喜欢的书我一定会认真、反复地读,并切实地照书中所讲在生活中实践,从而受益匪浅。
去美国留学前,在中国读中学、大学时,我最爱读的是伟人传纪一类的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居里夫人的传记,真的是震撼心灵!当时我就想,一个女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到?我的成就可能不如她大,但我的奋斗拚搏精神完全可以和她一样。那段时间,我反复读的就是十几本伟人传记,感觉就像交了十几个伟大的朋友,这十几个朋友轮番地激励我、震撼我!我一生都保持了这种激情和干劲。
到美国后,我读得最认真的书是卡耐基讲人性的书,感觉也很震撼。看这些书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以前的很多事都做错了!原来我对人性的了解是那么浅!我在这些书感受深的很多地方,写了许多密密麻麻的读书心得。读这些书时,我不断地自省、自责,不断地借着书的指导,矫正自己的行为,不断提升自我。比如,他的书中讲,要当每个人都是最重要的人。这个观点我深深认同,受其影响,我到现在尊重每一个人、重视每一个人、善待每一个人。
回到中国做基础教育,我读得最多、受益最多的是《基业长青》。这本书讲,做企业和做人一样,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有为人类服务的理想和追求,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为了眼下利益牺牲未来。书中的这些精髓都被我用到办学实践中,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在困境和逆境中能取得成功,深深得益于这本书。
在办学过程中,我努力让老师和学生也热爱读书、享受读书的种种益处。每个学期,我都要求老师工作再忙也要读一定量的书,并且写读书笔记,努力把在书中学到的,用到工作中。在我的影响下,很多部门的管理者开始自己购买一些他们认为好的、对工作有指导价值的书,送给下属,大家一起阅读、讨论和实践。
阅读对中国孩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在办学的第一年,就把引导孩子阅读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我抓学生阅读的一个切入点,就是进行“快速识字”实验教学。
中国现在的语文教学,把识字和写字捆绑得太紧,严重制约了孩子早期的大量阅读,也制约了他们的智力发展。如果能让孩子们早些认得更多的常用汉字(不必会写),那么他们就可以早些进行大量阅读,对他们的好处会非常大。在这个思路的指引之下,在小学一二年级,我们就开始了“快速识字”实验教学,帮助孩子用2年时间把小学6年应该认识的字都认识,进而早日开始他们的大量阅读。
这个教学实验进行得很成功,现在“快速识字”已经成了我校的固定校本教程。有了“快速识字”的基础,加上学校想方设法,以各种活动、各种方式、各种奖励,吸引、鼓励孩子们阅读,我们学校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读了很多书,大量阅读对孩子们的思维、知识面、思想品德等都带来了很多积极正面的影响。
现在,热爱读书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除了学校的图书馆有大量藏书,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图书角,学生们把家中的书拿来,与同学分享。小学的每个楼层还有一个开放的小书吧,也是大家的书大家分享。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的自由时间,很多都被学生们自觉地用来读书。很多老师把引导孩子们读书,作为一项工作重点,纲举目张,通过引导孩子大量阅读,推进孩子们心智的全面提升。
中学生学习任务重,读书时间相对少一些,但同学们也能挤时间,尽量多读几本书。我们还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孩子们阅读。有一次,中学部邀请我为孩子们演讲。我把我喜欢的书《成功人士的六个习惯》的精华内容,做成PPT,给初中学生做了一个摘要介绍,引导他们去阅读这本书。如果他们没有时间,我把书中的精华讲给他们听,实际上也是在帮他们进行另一种高效的阅读。
三、推荐书目
1、《中华上下五千年》(4卷) 墨人著,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这套中华文化普及性读物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而是广泛涉及华夏五千年中典型的哲学、军事、艺术、教育等中华文化各个层面的生动介绍。历史是一面镜子,映出如今的我们以及身后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中华文化浩瀚渊深,不断相承,只有我们能够缅古怀今,展望未来,才能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光彩。
2、《世界是平的》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等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
这本书指出,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悄然抹平国度间、种族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而这种时代的改革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世界的趋势谁也不能抗拒,从总统到平民概莫能外。既然人们不能改变世界,只能改变思路,寻找新出路,这也唤醒了我对中国孩子基础教育进行创新与改革的信念与决心。
3、“什么是什么”丛书 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这套类似于百科全书的书系是德国家喻户晓的少年科普读物。100余位科学家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用生动的图片与注释为少年儿童架设起坚实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目前,该书出到了第九辑,并且还在有规律地,围绕时下的知识热点,不断扩大这套丛书的知识涵盖面。它将对青少年的视野开拓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到重要的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