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有道的世界文学百年经典
发布日期:2018-10-31 09:11

时间:2012年09月17日 
作者:高远   
来源:中国教育报
 
  如果要给经典配上一种颜色,那么我希望会是一款庄重的暗红色,一如这套《世界文学百年经典》的底色。捧过这16本译作时,冲击我眼球的是深蕴的暗红,碰撞我心灵的是澎湃的文学。
  当今图书市场上不乏此类出版物,然前赴后继者不断,是以未有凤鸣九天、百鸟朝服之作面世。甄选之难,翻译之艰都是不易解决的问题。个人之经历,每每怀着盎然之意去阅读名篇译作时,结果却常常是怅然所失。专研外国文学的老师也一再鼓励我去阅读外文原作,怎奈一者资源难得,二者能力有限,一直未能如愿,长久以来所期待的就是有那么一套精美的译作供我饕餮。这套《世界文学百年经典》未到手前,我期望而不敢奢望。
  《巴黎圣母院》、《傲慢与偏见》、《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红与黑》、《战争与和平》、《唐吉诃德》、《呼啸山庄》、《野性的呼唤》、《飘》、《八十天环游地球记》、《童年》、《简·爱》、《雾都孤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莎士比亚悲剧》,这就是《世界文学百年经典》的全部书单。翻看这些熟悉的名字,我惴惴的心慢慢平静。合上眼,在脑中慢慢地检索我有限的外国文学史,一一对应上它们的名字,不错,也许这的确是个合适的组合,耳熟能详的名篇搜罗尽全。对于“世界”和“百年”而言,16本确实太少了,深邃宽厚的世界文学实在不可能用简单16本选册来完全演绎,但是,用这16本代表作来指引读者涉猎世界经典文学,却也相得益彰。
  斟酌过世界名著篇目的筛选,翻译的质量如何便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迅捷地一眼扫过,几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已经牵动了我的心弦。原来宋兆霖先生和罗新璋先生的译作也被编入此套丛书。对宋先生的仰慕由来已久,宋先生已故半年,一生译作众多,更兼曾主编“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青少年版110卷,他对于世界文学的理解,对于中外翻译的把握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宋先生治学严谨,翻译有道,他为自己翻译的这本《呼啸山庄》写译者序,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文采斐然。一位成功的翻译家本身也是一位成功的作家,翻译是忠实于原作的语言转换,更是原作之外的文学再创作。宋兆霖先生的笔下既有诗意的山庄风景,也有激烈的文明冲突,不仅翻译出艾米莉·勃朗特独到的语言神韵,更传递出19世纪这位女性作家的价值思索。
  罗新璋老师从事翻译工作时间悠久,他翻译的《红与黑》是公认的重译外国文学名著的优秀之作,与郝运先生的《红与黑》译作各有千秋。较之郝运先生忠实原作、采用西化语言的译文,罗先生的翻译显得更加灵动。罗先生自己总结道:“外译中,是将外语译成中文——纯粹之中文。”“不同言而同妙”是罗先生所追求的“名译”。正是这种独到的翻译见解使得矛盾的于连在罗新璋笔下悲剧的传达更到位,更深入读者的心扉。司汤达创作的《红与黑》将于连写进法国人的心,罗先生翻译的《红与黑》则将于连这个形象与国人共鸣。
不间断地花了不少时间将这套《世界文学百年经典》通读完,熟悉的内容又在我这幻化出全新的精彩,独特的人物表和作者年表的安排着实让人有意外惊喜。反反复复地咀嚼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句句生动的语言翻译,所谓经典也就这样呈现了。它永远让人觉得余香在口,心有所念,回音绕梁。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世界文学百年经典》[美]杰克·伦敦等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报》2012年9月17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