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大国新总理成长史(二)
发布日期:2018-11-27 09:47

4、专业精神

  (导读)英国《经济学人》认为,“克强指数”比官方GDP数字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评论者说,就真实性而言,“克强指数”包括的三项指标,项项涉及真金白银,几乎不存在做假的可能性。

  2010年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推出了一项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新指标——克强指数(Li keqiang index)。这个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名字命名的指数,是三种经济指标:耗电量、铁路运货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的结合。

  2007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告诉来访的美国驻华大使,他更喜欢通过三个指标来追踪辽宁的经济动向:全省铁路货运量、用电量和银行已放贷款量,以挤掉统计数字的水分。

  《经济学人》认为,“克强指数”比官方GDP数字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

  这本杂志特别列出一张曲线图,以过去十年为时间轴,将“克强指数”与官方发布的GDP走势相对照,发现趋势上总体一致,但在上下波幅上,前者的表现比后者剧烈得多。

  “克强指数”很快被一些国际机构认可。花旗银行用它来对比工业企业利润,认为解释能力更强。

  评论者说,就真实性而言,“克强指数”包括的三项指标,项项涉及真金白银,几乎不存在做假的可能性。

  “数字出官,官出数字”饱受诟病,“克强指数”显示出一名地方决策者的清醒、实在,也展现出他的专业功底和专业精神。

  李克强的专业精神,既来自系统的学术训练,也来自从工业、农业两个大省再到中央的实践磨练。

  他外出调研经常随机行动,到县城的超市询问商品价格,与小吃摊摊主聊天;或者是在下乡途中临时下车,追问村民税费改革落实情况;爬上8米高的粮库,捡起稻米细嚼,自己感受粮食品质。

  2013年春节前,李克强在包头棚户区看望居民,因为是临时到来,让居民家的“光屁股娃娃”欢乐地抢了新闻联播的镜头。

  因为有对真实情况的把握,在审视和应对经济难题时,他显得功力深厚、底气十足。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他做了一次令参会者“深感吃惊”的总结发言。据与会者讲,他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从世界经济困局讲到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环环相扣,逻辑严密,面前没有一页讲稿。

  他主持的会,还要求参会人员不准念稿,讲实际问题。

  事实上,在十八大召开前,李克强“督战”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官方媒体发出的现场特写中,他数次打断埋头念稿的发言者,直切关键:“你就说说,试点中还发现有什么问题?”

  这被外电解读为“展现强势作风”,“塑造熟悉经济、果敢的形象”;民间则更关注被“拷问”的官员一时间为之紧张,将此视作“新政风”。

  而细究李克强的为学、从政之路,这更多地反映了他崇尚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基层调研时,面对老百姓,他也经常会追问:有什么恼火事?哪里不满意?

  《小康》杂志的一篇报道曾引述一名河南官员的话说,1998年李克强初到河南,但让河南官员感到意外的是, 新省长并没有立刻搞什么大动作,工作和生活都很低调。

  李克强此前给外界的印象近乎学者,面对“中国的缩影”河南,“李克强像个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去学习。”河南一位退休官员对媒体说。

  1999年初的《领导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详细记录了李克强到任河南半年后召开的一次“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研讨会”。

  相对于“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本身,文章更感兴趣的是研讨会的组织运作方式,“对各级领导如何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尤其是如何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都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这篇文章说,由省政府出面召开研讨会,本身就是件新鲜事,会议的组织运作更有特点:

  一是形式简单,没有会标,未请记者,没有惯常的程式和“过门儿”,厅局领导每人领到的材料袋足有几斤重,那是几十个单位近两个月来调研的各类研究报告。而会前的调研由李克强主导安排,有关部门列出了50个调研题目,要求必须用数据支撑观点,把存在问题和调整方向找准。

  二是领导“到位”,代省长李克强、副省长张以祥“一坐到底”,边听边记,不时插话,参与“研讨”。

  李克强询问的“行情”非常具体:水泥总量供过于求,高标号水泥占多大比例,省内市场如何;医药行业新增产值中新药和普药各占多大比重,新药市场份额有多大;纺织行业服装比例过低的原因是什么。

  这篇文章感慨,河南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讲了多年,但进展缓慢,一般号召多,工作指导失之空泛,缺乏实打实的研究,曾多次留下因见事迟、行动缓、工作不力而错过结构调整机遇的憾事。

  这种被一些地方干部视作“新鲜事”的调研方式,对于李克强来讲,是一种专业习惯、专业方法。

  随后,在省长任内,李克强力推城市建设的“两端”——体现现代城市特征的“郑东新区”,以邓州孟楼为样板的小城镇。提出“东引西进”战略,引进国外和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品牌和管理经验,提升产业档次,开拓中西部市场。

  2000年下半年,李克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亲自主导了河南省的“十五”规划编制工作,从而梳理、确立了河南面向未来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据知情者回忆,在他的办公室、省政府会议室或是出差开会的临时住所,他经常会同有关人员,自己摁着计算器,测算着什么产业会对全省拉动性最大,会使一些资源枯竭的城市繁荣起来;摊开地图,描画着铁路、高速公路的网架结构。

  从酷暑难耐的盛夏,到大雪拥门的冬夜,用他的心血编就的规划,至今仍是河南的战略导向和战略重点:中原城市群、大中小城镇三头并举推动城镇化、交通运输大通道、文化旅游大省、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肉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特别是他提出的两高战略——“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在带领河南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同时,不也开始了在全国范围的放大版实验吗?

  2002年末升任河南省委书记之后,李克强的执政方略全面亮相:

  提出“中原崛起”,夹在东南沿海和西部大开发之间的河南开始尝试走出“洼地”。

  以“中原城市群”概念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同时力推县域经济、小城镇建设。这种城镇化发展脉络,既是李克强在学术研究阶段“三元结构”理论的2.0版,也与后来中央力推的思路一致。

  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李克强提出“三化”——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几年后当他作为副总理强调“新型四化”时,就是在“三化”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化。

  作为制度配套,李克强提出了要创新体制:深化国企改革、发展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服务型政府。

  2004年底李克强转任辽宁省委书记,上任15天,跑遍了全省12个地级市和沈阳、大连两个副省级城市。翻检他在每一地的调研讲话,扎实而具体,小到某家企业的人均工资、某家钢厂的转炉规格,大到国企股份制改造、“大沈阳”、“锦州湾”、延长产业链条和推动资本运作。他的施政方略没有河南那么长的准备期,几乎与就任时的密集调研同时亮相。

  也许得益于对中国底层社会的切身感受,也许与传统的和合思想有关,从当年的硕士论文到主政大省后的施政方略,李克强一直注重将学理分析与现实约束紧密贴合,找平衡,扩共识——这种务实的思路,对于断裂、失衡普遍存在且差异巨大的中国社会而言,虽然未必给人一时惊喜,却称得起持久的专业和负责的考验。

    5、不惧难题

  (导读)在抚顺的调研座谈会上,李克强说:“我们到莫地沟,有一位大嫂就说,你们领导经常来,我们很受感动,但说句实在话,最后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还是住在这儿。”

  “喜欢笑着解决问题”——曾有共事过的官员这样评价李克强。

  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组长、燃油税费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督战“营改增”,主抓保障房,试水房产税——自2007年十七大后,以政治局常委身份担任副总理,在国务院负责常务工作,分管发展改革、物价、财政、统计等关乎大局的领域,曾经的高材生李克强面对的无一不是利益诉求复杂的棘手难题。

  他不回避,不张扬,力求化解矛盾于无形,被境外媒体称为“破解复杂难题的高手”。

  破解难题,不仅是一种专业能力,更是一种选择——孰重孰轻,孰先孰后。

  2004年12月末,到任辽宁12天,李克强来到抚顺莫地沟。

  莫地沟是老棚户区,房子多是日伪时期建造的劳工房、简易房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建造的土石房,房龄多超过半个世纪,没有公共排水、供热、供气设施。这里聚集着城区最贫困的人口。

  李克强去的那天下着大雪,气温零下29℃。他目睹了近千户居民共用一个厕所。他走进半地下只有9平方米的一位退休老矿工家,“居民区里70%的人都下岗了,这样的地方确实比贫困乡村都困难,出乎我的想象。”李克强说。

  据当地媒体报道,临走时,他只讲了一句:“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群众搬出棚户区,这要作为全省的‘一号工程’!”

  在抚顺的调研座谈会上,李克强说:“我们到莫地沟,有一位大嫂就说,你们领导经常来,我们很受感动,但说句实在话,最后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还是住在这儿。”

  李克强不会不清楚,资源枯竭、矿区凋敝的抚顺,就有55片棚户区,23万人生活其中;而整个辽宁,棚户区涉及近85万居民。

  “虽然我们的财力不足,但是已经到了下大决心的时候。”他对官员们说,“即使中央的政策争取不到,省、市的政策也要出台。”

  大项目一贯被视作拉动地方经济、创造政绩的法宝,而李克强在辽宁首先选择的则是这项投入超过180亿元的“民心工程”。曾有沈阳基层官员告诉本刊记者:“见亮了!”

  李克强到莫地沟调研未满一年,新华社记者报道了莫地沟居民谢素芹的故事——从山东远嫁莫地沟,丈夫下岗,夫妻俩只能靠到郊区种菜勉强度日,她不愿对娘家人诉说艰困的生活,也从不敢邀请他们过来看看。如今花5000多元钱就住上55平方米的两居室,终于可以寄出这封写了10年的家信了。

  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最为庞大的安居工程,到2006年底提前一年超额完成。50多年没办成的棚户区改造,如今一揽子解决。“要住房,找克强”,成了当地新民谣。

  同时启动的另外两项“民心工程”是推进就业再就业和党员干部下访。下岗职工是李克强慰问最多的人群,他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履职一年,辽宁城镇实现新增就业和再就业近120万人,其中“零就业家庭”接近15%。

  “万事民为先”——十八大后新华社播发新任政治局常委特稿中,李克强常说的这句话被做成了大标题。这算得上是他面对难题时的选择标准。

  “无论调查结果如何,最重要的是要将实情如实告诉群众。”河南启动艾滋病感染者拉网普查时,对于此举是否会对河南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的疑问,李克强这样说。

  2004年中,河南省对既往有偿供血人员进行拉网式普查,派出53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进驻18个市和35个重点县督导,党政干部、医疗人员等50多万人直接参与。如此大规模的普查,国内外尚无先例。

  河南的艾滋病情因上世纪90年代初的违规采卖血而起,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在2000年前后进入集中发病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此事重要性的李克强忧心如焚。他经过认真调研,摸清了艾滋病可防可控的规律。

  2003年初,他甫任省委书记,就决定向38个重点村派驻驻村工作队,队员们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在每个村实施了“六个一”工程,使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医疗、养老、孤儿抚养等一系列措施驱散了疫区上空的阴霾,增强了患者与感染者面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有了希望。

  对于这次普查,李克强指示,最重要的是将底数彻底摸清,才有可能实施有效的救治和救助,并有助于全面切断感染源。

  普查后,河南举行新闻发布会,如实公布数据:2.5万名艾滋病感染者,1.18万现症病人。

  李克强还约见了民间防艾人士高耀洁,听取她的意见和建议。《三月风》杂志的一篇文章引述高耀洁的话说:对于艾滋孤儿,李克强之前的观点是修建孤儿院,并将之列入“五个一工程”,要在每个村建一所孤儿孤老养育院。高耀洁则建议艾滋孤儿分散抚养,为国家减少负担的同时,也利于治疗他们的心理创伤。李书记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别人有事喊他,他都不走,谈话进行了一个半小时。

  第二天,李克强去了艾滋疫情高发区的上蔡县,高耀洁注意到,他表示鼓励一些家庭收养艾滋孤儿,“看来李书记已经采纳了我的建议。”

  也正是李克强在河南疫区推行的“四有一不”,后来成为在全国实行的防艾治艾“四免一关怀”救治帮扶模式。

    6、个人风格

  (导读)学生时代的李克强,拍集体照时几乎总是站在后面或者最边上。而现在,他要习惯于代表这个受瞩目、多争议的大国,站到国际舞台中央。他的个人风格,代表着大国气度。

  在一些网络论坛上,李克强吃方便面的熟练动作被网友津津乐道。

  2008年1月,川东北等地雨雪冰冻灾害严重,李克强赶赴灾区。在宣汉县老君乡紫云村,他踩着10多厘米厚的积雪一家家看望村民,慰问结束时已是下午1点。他坚持不在群众家中吃饭,在路途中以方便面充饥。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李克强此次查看灾情的消息。在众多镜头中,一个小细节被网友发现:李克强吃方便面的动作特别熟练,随手一扯,面团准确落入纸碗;挤佐料汁,直接到位;然后就是刷刷刷快速解决战斗。这位网友感叹:看那熟练程度,也许一些手脚麻利的家庭主妇都要自愧不如。

  类似的是著名的“一脚泥”——那是一张新闻照片,2010年7月,李克强在山东济宁市嘉祥县大孙村与贫困户孙树节一家聊天,两只鞋都被泥巴糊满。

  一次在四川广安考察,下山时,车队恰好路遇在风雪中等车已久的20多名群众,李克强特意让车停下来,带群众一起下山。

  在网络上,这则消息后面有网友贴出亲身经历:李克强在河南当省长时,有一年到卢氏山区考察,走到半路,突然要到路边一家农户去看看。这家农户因为不认识他,就对他提了县里的意见。李克强非常诚恳地听取农户的意见,而陪同的县里干部则很尴尬。在回省城路上,已经出了卢氏县境,李克强又专门回过头来,一再叮嘱县里干部,千万不能对这一家农户有任何报复行为。

  “事情不大,但足以说明,李克强这个人当过农民吃过苦,知道百姓不容易。”这位网友说。

  在河南鹤壁七里堡,李克强也曾临时下车,来到正在田里收麦的村民中间。有村民向他反映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不降反升,他当即安排纠正,并要求“为群众办事来不得半点含糊,执行政策决不能打任何折扣,对群众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说到了就要认真做到”。

  一年后,他又来到七里堡看望向他提意见的村民。“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办错了事,向人民认错、纠正,是应该的,不丢人!”

  到他离任时,2004年前三季度,河南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603元,增幅达19.5%,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

  查看李克强的调研资料,很多案例和语言,与普通民众相当贴近。

  2004年12月,辽宁阜新,他说:“今天在低保户家里,我问了几个群众家里孩子上学的情况,低保水平偏低。我今天印象很深的就是这里的‘三口之家,一百零八’,实际上一人合30多元钱。”

  “这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体谅,很让我感动。我到一个低保户家里,问他多长时间能吃一次肉啊,他说基本不吃肉,就是逢年过节吃点。旁边他儿子说,我们家人不喜欢吃肉。如果不喜欢吃肉,为什么逢年过节要吃点呢?看得出,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是多么体谅啊。说实在话,他吃肉的钱可能真的不够。”

  有评论说,李克强一直保持着低调的平民本色,有着强烈的民本情怀,“民心之所盼,即施政之所向”。

  在河南和辽宁任职时,李克强出国访问很少,也极少参加各类应酬。刚到郑州时,他和秘书住在省委家属大院,有时候就和秘书一起做饭。有下属想宴请这位新到任的省长却未能成功。

  担任河南省委书记后,李克强还是不愿意出现在聚光灯前。曾有北京的媒体想采访他,秘书已着手安排,却在最后时刻被李本人婉拒。2004年下半年,李克强亮相官方媒体,详谈“中原崛起”,不久后人们才发现,那可算作他对河南的“告别演说”。

  到辽宁后,李克强继续保持低调。沈阳铁路局有关人士透露,他经常乘火车去开会和调研,“有时仅一个人,连秘书都不带”。

  2007年全国两会,在辽宁团会场,李长春和赵本山聊文化产业,赵本山偶然说起:“我这个公司光二人转演出去年的收益就是4000万元,克强书记看戏都是自己买票去看。”

  尽管公众形象低调,但李克强工作上的果断作风却毫不掩饰。

  2003年春,刚刚就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遭逢SARS考验。劳力输出大省河南,外出务工人员超过500万,夏收时节出外务工者多会返乡,SARS防治形势紧张。

  据媒体报道,李克强在某单位视察时谈及这个问题,脱口而出:“不就是7500万亩小麦吗。”随后,各级官员被指派到农村帮助农民收割麦子。这一方案被认为符合河南特点,大规模民工回乡并未出现。

  在前文提到的那次阜新调研,当地官员告诉媒体,李克强当场办了两件实事。其一,听说该市失业保险金缺口5000万元,当场通电话与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协调解决;其二、阜新海州矿破产后,阜矿集团在内蒙古选中了一处新煤田,但诸多事宜无法落实,他当场打通内蒙古自治区领导的电话,解决此事。

  学生时代的李克强,拍集体照时几乎总是站在后面或者最边上。而现在,他要习惯于代表这个受瞩目、多争议的大国,站到国际舞台中央。他的个人风格,代表着大国气度。

  2012年4月,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一落座就跟左右外国政要顺畅地交流。开幕主旨演讲流露“自信风度”,演讲开头,他脱稿说,身在博鳌就能“博览天下”、“博采众长”。

  与台湾地区代表吴敦义的会面也是亮点之一。吴敦义用“以诚相待、没有敷衍”来评价李克强,说他没有用“研究研究”等模糊字眼。一位台湾随行记者则称李克强“说话不绕弯子,有主见,有不同意见直接表达,能做就现场点头”。

  这种干练睿智、底气十足、有话直说的大国领导人形象,令中外媒体眼睛一亮。

  随后是出访欧洲。行程中,李克强在欧洲报刊连发3篇文章,被评价为是客人在用文字向主人“抱拳行礼”。

  此前在2011年初,李克强访问西班牙、德国、英国,每到一国即在当地权威媒体刊登署名文章,阐明中国发展理念。这一方式,被视为中国未来公共外交的常态。

  在刊载于俄罗斯报章的文章中,李克强说,中国人见面往往抱拳行礼,俄罗斯人见面往往击掌握手,这象征着信任、象征着合力;中国人喜欢的围棋和俄罗斯人喜欢的象棋,都讲究谋大势、布大局。

  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李克强向欧洲人解释,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也是双赢。尤其是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上,李克强详细阐述了未来中国经济的一个着力点与欧洲利益的结合——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当“欧洲设计”遇上“中国制造”,“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就会产生显著的效应。

  媒体评价说,此次访问,李克强“官话民说”。他面对媒体和大众没有丝毫拘谨,与各界要员侃侃而谈,充分显示了善于交往、谈吐幽默、驾驭形势、镇定自如的特点。

     7、改革升级

  (导读)以李克强的学识背景和从政之路来看,他被认为是带有强烈制度偏好、市场偏好的改革者。

  中国公众对于新一届政府、对于新任总理李克强的改革期许,实在而急切。

  十八大闭幕后一周,2012年11月21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被视为明确向外界释放深化改革的信号。

  李克强说,他不完全赞成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的说法,同时承认劳动力成本会大大增加。“那我们还有什么红利可以利用呢?”他自问自答:这就是改革,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太多媒体对这一讲话条分缕析,视之为中国新领导层的改革纲领。

  抛开修辞闪亮的舆论赞誉,李克强此番对于改革方法论的阐述,一以贯之地务实。

  比如,鼓励改革试点省市在法律框架内大胆地、灵活地推进改革,先行先试,效果良好再入法巩固。如此渐进而坚实,可以避免大的波折。

  比如,改革要既有顶层设计,又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重点现在着落于后者。意即要摸石头,要扫雷、排除荆棘。而中国近年来改革动力的失落,原因之一就是基层创新茫然、乏力。

  再比如,改革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为减轻改革阻力,要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有媒体说,以李克强的学识背景和从政之路来看,他被认为是带有强烈制度偏好、市场偏好的改革者。

  李克强对制度和法治的研究,是长期而持久的。早在80年代,他就翻译了英国大法官丹宁勋爵的经典《法律的正常程序》,对于现代社会法治的重要性和制度建设了然于心。

  在主政地方时,李克强多次要求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

  在他担任副总理后分管的几项重大工作中,都重点强化体制机制革新和制度建设。如保障房建设中的产权问题、公开透明及全方位监督。在领衔“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时,他特别强调,当前的改革已经到了啃硬骨头、过深水区的阶段,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深化财税、金融、价格、行政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改革的时间窗口往往稍纵即逝,要注重抢抓时机推进改革。”

  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提出,改革的突破口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日前出台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铁路政企分开,能源、食品药品等领域整合监管力量,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成为重点。

  除了鲜明的“改革”宣示,李克强对于“市场”的重视也是一以贯之。

  2012年12月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座谈会上,李克强要求参会的中央部委和地方负责人认真研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他说:“一些领域的盈利亏损,可以让民营企业来投资、承担。而政府要做的,是把握宏观,把握经济总量。”

  半个月后的长江流域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他又提出:“政府的行政力量很难替代市场,我们倒不如专心考虑如何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李克强担纲的几项重大领域改革仍在进行时,水深流急,还需谨慎打磨。而2.0版的“新型城镇化”,显然将触及更多人们期待已久的制度革新。

  有分析说,“改革”已首次超越“增长”成为新一届领导层部署未来经济工作时的首要侧重点。人们都在期待,新任总理能够通过革新,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拒绝改革的人可能不会犯错误,但要承担历史责任——李克强的这句话被媒体多次援引,而这也被视作他对自己和同僚的有力提醒。

  让我们回到35年前。那一年,青年李克强离开勤苦耕耘的土地,走进北京大学;那一年,就在他插队的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签下了生死文书;还是在那一年,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起步。

  旧邦新命。当青年李克强成长为总理李克强,改革开放也正待增添新的意涵,期待新的制度突破。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解放思想重在实际行动。”李克强这样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