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读书无禁区把红楼当历史书看
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他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当历史书看。
“读书的方法无非两条,第一条要学会用联系的方法看书中的人物、事件;第二条要学会当评论员”。毛泽东读书有一个习惯,喜欢在书上勾画,写批注。
“读书的方法无非两条,第一条要学会用联系的方法看书中的人物、事件;第二条要学会当评论员”。毛泽东读书有一个习惯,喜欢在书上勾画,写批注。
“毛泽东读书最没有禁区”。当时在人民出版社工作的沈昌文回忆说,毛泽东经常批条子,让下面的人帮他找书。沈昌文记得,毛泽东要过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学》,更多是各种古籍。
1976年,毛泽东病危。他的图书室管理员徐中远撰文回忆说,从9月7日到8日下午,弥留之际的毛泽东仍坚持看文件、看书。他最后阅读的一部书是《容斋随笔》。
二、邓小平:武侠小说爱好者内地最早的“金庸谜”
邓小平曾坦言:“我读的书并不多。”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回忆,他没看过马恩全集,看的是选集,通读了列宁全集。他还喜欢外国人物传记,主要是跟二战、跟他自己的军事生涯有关的,比如前苏联的朱可夫回忆录等。
邓小平最喜欢中国古典史书——这点与毛泽东相似,他熟读过《资治通鉴》,通读《二十四史》,特别爱看《三国志》。另一和毛泽东相似之处是,他也喜欢看地图。邓小平出差时,总要带两本地图册,一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一本是《世界地图》,到哪都要查看自己身处何处。
据报道,邓小平还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内地最早的一批“粉丝”之一。“你书中的主角大多历经磨难才成大事,这是人生规律。”这是邓小平对金庸小说的评点,也是对自己经历的总结。20世纪70年代,当金庸小说在内地尚为禁书之时,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从江西返回北京后不久,就托人从境外买了一套金庸小说。
“他喜欢看写鬼的书”。他的夫人卓琳曾透露,邓小平非常喜欢《聊斋志异》,有时外出,还让工作人员拆成活页,带几篇偷闲看看。
三、江泽民:好学又好问贯通中西文
1985年,江泽民担任上海市长时,他的办公室有超过3000本书,数量上仅次于前任市长汪道涵。
1997年,他告诉美国《时代》周刊自己的个人兴趣:“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但我同时是一个普通公民,我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比如说,我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元曲,也读过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的一些作品。我还喜欢听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和柴可夫斯基的乐曲……我相信,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是相通的。”
江泽民喜欢直接向别人请教,而不是通过间接渠道。比如,他看到当时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写的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年表的文章,对文中所引哲学家罗素在1922年为中国开出的一个“处方”非常感兴趣,便给宋健打电话。此外,他要了10本罗素的原版著作《中国的问题》。
江泽民对宋健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觉得我应该读一读的东西,就直接送到我的办公室来。”
江泽民的英语很好,他能背诵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哈姆雷特的独白“生存还是灭亡”以及雪莱的《西风颂》。他还说,如果一个中国人对贝多芬的交响乐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无所知,他就是精神贫儿。江泽民告诫身边的人,中国应该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但他又强调,绝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
四、胡锦涛:发起读书活动
公开报道很少提及总书记胡锦涛的读书情况。
我们从网络新闻搜索中仅找到一处,2004年10月14日,胡锦涛接见来访的俄罗斯青年访华团时说:“我清楚地记得,在青少年时代,我们曾满怀激情地阅读过贵国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演唱过贵国的歌曲《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后来我们熟知了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
在报刊中找到的另一报道亦与青年有关。1983年,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决定从当年10月起,在全国城乡青年中开展读书活动。同年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登胡锦涛专访:《读书活动要坚持不断持之以恒》。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就是“全国青年读书活动办公室”主任。
五、温家宝:推荐大师巨著
两本名著2008年重新出版,一本是《沉思录》,腰封上印着:温总理读了百遍的案头书;另一本《道德情操论》的腰封上印着:温总理五次推荐的大师巨著。
2007年11月,在新加坡访问的温家宝,提及罗马帝国凯撒马可·奥勒留所著《沉思录》,“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他频繁引用其间的名言“那些曾经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缕青烟消失了”。《道德情操论》温家宝公开推荐不止五次。在2005年的“两会”上,他就曾向企业家代表郑重推荐。“毒奶粉事件”之后,赴美访问的温家宝说:“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作为建国后受教育的一代领导人,温家宝同样熟悉前苏联文学作品。去年秋季,他在莫斯科对当地媒体说:“我记得小时候最早读的俄罗斯作品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人宁肯吃苦也不能叫苦。”
温家宝是文学爱好者,也和许多西方杰出人物一样“仰望星光”。2007年,他在同济大学曾作一首现代诗《仰望星空》,他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这句话来自黑格尔。(据《青年文摘》)
时间:2013年05月29日
来源:洛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