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能成才,是因为成长于乱世中的天堂
发布日期:2019-09-25 09:25

原创:刘路  

微信:文史宴  

 

一、成长于乱世中的天堂

上一集,我讲了诸葛亮年轻时就是个折翼天使。由于曹操进攻徐州,他被迫和两个姐姐,还有弟弟诸葛均,跟着叔叔诸葛玄背井离乡。到了兴平二年,公元195年,15岁的诸葛亮,来到荆州的治所襄阳。

和其他地区战火纷飞不一样,刘表治理下的荆州非常安定祥和。诸葛玄跟刘表有旧,于是通过这层关系,把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分别嫁给了荆州的豪族,先给自己找一靠山。然后又把诸葛亮送进了荆州的州立大学,当时叫学业堂。

在汉末群雄里,刘表比较有意思。别人都在招兵买马,打得头破血流。刘表可好,把大门一关,在荆州搞起文化建设来了。

当时东汉的国立大学,也就是太学,因为战乱,早就关门大吉了。刘表就在襄阳城南,办了一所学业堂。一时间,全天下的学者都蜂拥而至。最后,学业堂招了300名教授,收了1000多学生,还整理了好多图书。这算的上是东汉时期的“西南联大”了。

在你印象里,诸葛亮这么聪明,在学业堂一定是个学霸;但让人很失望,诸葛亮的成绩非常一般。不是说他不好好学习,而是他和学霸们的想法,不太一样。

在汉代尤其是东汉,一般士人要想做官,最基本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察举,一个是征辟。察举,就是由三公九卿等高级官员,考察举荐人才,再由朝廷出题考试,通过以后,授予官职。这要求被举荐的人,有较高的儒学学术水平。

另一个途径是征辟,由三公、地方州郡选拔人才,到自己的府中担任吏员。虽然征辟对学术水平的直接要求并不高,但被征辟的人员要想有个好前途,未来多半还是要通过察举。

所以,当时想走仕途的人,都很重视儒学。

但是东汉的儒学又很烦琐,甚至到了变态的程度。比如《尚书》里有一章,标题叫《尧典》,有人就解释标题用这俩字为什么好,解释了10多万字。如果不是儒学世家,没有家传的学问,不是从小就学这个,这种文章,一般人读都读不懂。

不过,绝大多数人为了前途,还是争着做学霸。比如诸葛亮的同学,徐庶、石韬、孟建,这仨人学习,把书读得滚瓜烂熟,恨不得倒背如流,原因就在这里。

但是时代毕竟变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要争霸天下,更需要实用人才。会打仗的,会挣钱的,能管人的,能谈判的,诸侯需要的是这类人。你去考证两个字,考出一本书来,这在太平时代是学术大师,在乱世却救不了人,也救不了国。

所以在荆州就出现了另一种现象。过去,儒学大师们给《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儒家经典做解释,弄得特别烦琐。刘表就带着一帮大儒,把这些解释全给简化了,只留精华,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编了个《一本书读懂五经》,《半小时读懂儒家》。

此外,刘表还整理了一大批图书。来荆州教书的这些教授,也都是各怀绝技。所以学业堂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不仅有经学、礼仪、音乐、声律、天文、法律六个专业,还包括了诸子百家各种学问,什么都讲,跟蔡元培时期的北大一样。这就开创了一个学以致用、兼容并包的风气。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察觉到这股风气,还在闷头读书。

在社会转型期,谁先抓住时代潮流,谁就会前途光明。

诸葛亮聪明就聪明在,他马上觉察到了社会风向。他在学业堂就博览群书,道家、儒家、法家、兵家、墨家、纵横家还有史书,什么书都看,而且只看精华。你让他背书,他反而背不下来。史书里把诸葛亮这种读书方法,叫“观其大略”。只看精华,不管细枝末节。

二、诸葛亮种田的时候还干了什么

诸葛亮在学业堂获得了难得的平静,可是没两年,我在上一集说了,他17岁的时候,叔叔诸葛玄死了。一家之长突然去世,家里瞬间就断了经济来源,别说是上学了,吃饭都成问题。而且诸葛家的社会关系也全完了。俗话说得好,人走茶凉,何况现在诸葛玄直接走到黄泉路上去了。

诸葛玄一死,首先发愁的,是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前边讲了,诸葛玄一到荆州,就把这姐妹俩嫁给了荆州豪族。网上经常有人说,诸葛亮这么厉害,就是因为有这俩姐姐,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俩豪族姐夫。

这就太高看两位诸葛小姐姐的能量了。古代女性的地位本来就不高,诸葛玄一死,诸葛氏的娘家也没人了。放在今天,有的女方因为娘家没有特别给力的人,在婆家还会受到欺负呢。何况是在古代,还是嫁给了豪族,还是外地人。有一点就很说明问题。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不再跟学业堂读书了,而是跑到襄阳城外20里的隆中种田去了。

可见,俩姐夫没有出钱再继续供小舅子读书;刘表也没有给诸葛玄卖面子,没有什么奖学金和助学贷款。诸葛亮一切还得靠自己。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17岁的诸葛亮,正式告别了学业堂,在隆中种田隐居。这一种,就是10年。

10年里,诸葛亮都做了什么呢?

最基本的是三件事。第一个是种地,第二个是养性,最后一个是立志。首先最重要的,当然还是种地,毕竟要先把肚子吃饱,何况他还带这个弟弟诸葛均。

在隆中的第二件事就是养性。诸葛亮写过一篇《论诸子》,开头第一句就是“老子长于养性”。把“老子”和“养性”放在最开始,可见他对于道家养性的重视。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把“静”作为修身养性的基本原则。老子就曾说过,“致虚极,守静笃”。意思是说,人要让自己的心灵,保持“虚”和“静”的状态,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受外面环境的影响。

诸葛亮在这个基础上,又悟到了“宁静”的方法。他在《诫子书》里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你一定很熟熟悉,说君子的行为操守,是从宁静中提高自己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如果不能做到清静寡欲,你就没法明确树立自己的志向;如果不能排除环境的干扰,保持心中的宁静,你就没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简单来说,就是你想要的太多,你的眼睛就花了,心就乱了,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拿,最后把自己搞得很累,什么也没拿到,也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你这不叫努力,这叫贪得无厌瞎折腾。这个情况,其实很像三顾茅庐前,每天很努力,可是干什么什么不行的刘备。

三、诸葛亮为何立志兴复汉室

“宁静”是诸葛亮养性的方法,而养性的目的,是“明志”和“致远”,就是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有一个奋斗的方向。

诸葛亮的三大不幸,其中有两个,都和曹操打徐州有关,包括他现在窝在山里种田,也是拜曹操所赐。他自己亲历过战争的恐惧,也看到了军阀混战给人民的巨大创伤。这就很容易产生忧虑。

由己及人,诸葛亮开始有了最初的目标。他认为:汉朝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人人安居乐业。后来诸侯混战,天下大乱。只有让汉朝重新统一,国家安定,人民才能摆脱这种苦难,当然,这个观点是可以商榷的。

曹操在徐州搞大屠杀,这是一个屠夫。诸葛亮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人控制了国家,对民众来说不是好事。所以,要天下太平,就要兴汉;要兴汉,就要反曹。兴复汉室的目标,就是这么来的。

在确立目标以后,诸葛亮又找了两个学习的榜样。一个是管仲,另一个是乐毅。这两个人,都生活在齐地,是他的山东老乡。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乐毅辅佐燕昭王,带兵差点灭了齐国。

而且这两个人的身世,跟诸葛亮也很像。他们都生活在天下大乱的春秋战国,都出身于没落的官宦家庭,都有一匡天下的宏大目标。

而诸葛亮后面的发展轨迹,简直和两人如出一辙。

管仲辅佐齐桓公,是他的好友推荐的;乐毅辅佐燕昭王,是燕王礼贤下士。诸葛亮出山,先是他的好友徐庶推荐的,后是刘备三顾茅庐。管仲是政治家、外交家,被齐桓公尊为“仲父”;乐毅是军事家。诸葛亮兼而有之,出将入相,被刘禅尊为“相父”。

诸葛亮的人生进程,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照着管仲和乐毅的剧本在走。诸葛亮在隆中的时候,自比管仲和乐毅,别人都觉得他是在吹牛,只有他的朋友崔州平和徐庶相信这话。

那是因为,他们明白,诸葛亮的人生目标,是要成为管仲和乐毅那样的人,从而实现中兴汉室,也就是“平天下”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