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找准创业项目
发布日期:2020-08-04 12:5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企业家频频涌现。但最大的问题是:企业多,成功少。准备不足的创业,可能是一场在枪声响起前就输掉的战争。
    因此,在创业初期,项目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好项目?
    什么样的项目,在同样的资源条件下,成功的概率更高,这比较难得到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通过需求端和产品端来了解市场。
    一、需求端
    1. 头部市场还是分散市场
    如果行业是龙头市场,也就符合721规则的市场:第一个占70%的市场份额,第二个占20%的市场份额,其余的企业家占剩下的10%的市场份额,所以企业家要谨慎进入。
    这种产业往往具有网络效应,符合幂律分布和双赢的规律。比如,在网络叫车行业,滴滴是最大的;在共享单车行业,摩拜和ofo形成对立,其他的小企业不能生存。这是一个资本和人才密集型行业,普通企业家很难发挥作用。
    分散市场服从正态分布,具有极为分散的市场和行业集中的特点。这意味着大多数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一块蛋糕。
    生存相对容易,但要成长得更大却困难重重。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特点设置,才会有相应的客户和受众。这种分散产业可以富裕起来,但很难富贵起来。
    2. 刚需还是软需
    需求方对产品/服务的需求是刚性需求还是软需求。刚性需求是指基于人的生理特性而需要满足的需求。比如衣、食、住、行,我们每天都要吃饭,要旅游,要住。
    软需求指的是锦上添花,这是精神上的,而非必要的。奢侈品,钻石,名牌包。购买可以满足自我和他人的认可和炫耀的需要。当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仅仅需要。当价格变化时,奢侈品和必需品可以转换。
    这里的刚性需求是指产品销售时需求明确,软需求则需要培育市场、引导消费。
    3. 大众还是小众需求
    市场中大众需求要比小众的需求大,比如生活用品,吃的,用的等等。无论男女老幼,我们都需要消费。庞大的市场容量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好处是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但往往意味着红海竞争激烈。利基需求通常是个性化的,或者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小需求的增长空间可能有限,但由于蛋糕小而不张扬,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因此,对于小企业来说,小需求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方向。
    4. 高频还是低频
    当然,对于企业家来说,他们希望消费频率越高越好。比如在餐饮业,一日三餐都要吃。例如,社交软件,你需要每天花几个小时在微信上。这些都是高频要求。但相机、汽车、家用电器等产品,买了以后,可能几年都换不掉,这些都是低频要求。
    还有其他因素,所在的行业出现的竞争对手,该如何调剂自己的产品,是快人一步的更新换代,还是蛰伏观察市场。
    这四个因素,对于小企业、个头市场刚性需求的少数高频项目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组合。如果没有,优先考虑前两项。
    二、产品端
    这是一个消费升级和个人需求的时代。与以往相比,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培育能让消费者呼唤好产品的产品是企业家的基本技能,而差异化是创造独特产品的最大法宝。
    1. 人无我有
    与竞争对手相比,你的产品能否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价值,是企业家的一大杀手。随着诺基亚键盘手机的普及,苹果推出触摸屏智能手机,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通过加减乘除等系统创新思维,开发新品类产品也能达到成人所没有的效果。例如,没有活性成分的洗衣粉就变成了洗衣清爽剂。同样的煎饼水果,天津夹油条,北京夹薄脆,山东能夹葱吗?或者由于信息、物流、产业发展等原因,某一产品在某一区域市场上仍然是空白。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想要寻找一个新的且有商机的项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2. 人有我优
    如今的产品和技术都处在同一高度,很难有什么创新的发展,产品/服务必然面临同质化的局面。
    在酝酿期等待下一个技术出来,我们该怎么办?
    即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来提高用户体验,竞争谁能做得更好。例如,在物流方面,SF比三通一送快。至于智能手机,锤子手机的人性化设计更好。
    3. 人由我廉
    通过流程效率创新,小米可以实现三分之二的功能和硬件产品。你认为消费者会买吗?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以量换价,名创优品在短短几年内就可以开2000家门店。通过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餐饮,扫描编码订购和支付,降低人工成本和等待时间,降低菜品价格,实现盈利。
    你认为用户会喜欢它吗?
    除了独特的功能和更好的体验,质优价廉的产品可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通过商业模式和流程效率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将价格传递给消费者,这是互联网行业常见的创业策略。
    以上三点是为了使我们的产品区别于竞争对手。如果普通企业家能做点什么,他们就有生存的机会。
    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可以根据产品侧和需求侧两个维度进行评估。如果这两个方面都有比较优势,无疑是一个好项目,可以推广。
    如果不可能兼顾双方,那么至少有一方具有相对突出的优势,只能考虑。对于普通企业家来说,用自己的努力很难打通产品和需求的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