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加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发布日期:2009-03-24 16:08

 

2009年3月24日上午9时,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厦影视会议厅举行,会议有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事厅召开,山东省委常委、山东省常务副省长王仁元同志,山东省副省长黄胜同志,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同志,山东省人事厅厅长焦连合同志出席了会议,各地市政府、全省各高校参加了本次会议。我校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司赞同志,主任助理姜庆军同志参加了本次会议。

王仁元指出,近年来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毕业生就业率在就业持续高峰年中保持了基本稳定,平均初次就业率7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就业人数和到基层就业人数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以来,共向社会输送高校毕业生108.65万人,其中实现就业总人数达85.5 万人,共招募高校毕业生5034人参加“三支一扶”工作,选派4375名大学生到村和社区工作,为生产一线和基层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三支一扶”、特困生就业帮扶、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等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王仁元指出,2009年省内高校毕业生46.5万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创历史新高。加上外省来山东就业和近两年沉淀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预计将有60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70%。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增多,许多企业推迟甚至取消了招聘计划,毕业生就业面临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困难,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各高校要全面理解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的新要求,积极应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新挑战,抓住机遇,攻坚破难,乘势而上,化“危”为“机”。

焦连合同志作重要讲话。焦连合厅长首先强调了省委、省政府对本次会议的重视程度,并派出了省委常委、副省长王仁元,副省长黄胜,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厅长齐涛等省级领导出席本次会议。接下来焦连合同志通报了近年来各级人事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我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增幅快、矛盾多、压力大的情况下,进展平稳顺利,就业率保持了基本稳定,就业人数和到基层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2008年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0.3%,高于全国水平,实现就业总人数34.8万人,同比增加6.2万人。二是政策引导、项目带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是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得到有效帮扶。四是强化服务,改进方式,努力打造高效、快捷的毕业生就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工作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省的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式,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一)加大基层就业项目实施力度,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二)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三)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四)强化对特困家庭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力度,积极做好未就业别野生的就业推荐服务工作。(五)加强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六)实行目标责任制度,切实把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到位。

黄胜副省长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认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和各高校务必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全省会议要求上来,切实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学习好、传达好、贯彻好。各地人事、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认真开展调研,抓紧研判就业形势,提出应对措施。各部门要相互协作,互相支持,迅速动员部署,明确责任要求。高校要加强领导和机构建设,落实“一把手”工程,确保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特别是个别没有做到“三到位”的学校,必须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加强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校级专职人员配备不低于1:500,经费投入不少于所收学费的1%,要有常设的专用场地。要坚持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调整高校布局、制定发展规划、设置学科专业、确定招生规模、评估教学质量、安排经费投入、考核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依据,将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行多项挂钩政策,切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教育,全力维护校园稳定。要全面开展自评自查,以评促建,整改提高。

会后我校将认真学习传达本次会议的精神,努力向各兄弟院校借鉴成功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