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承载青年梦想,青年引领城市未来。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在推进“产业引才、环境留才、服务育才”道路上不断创新,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高精尖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试行)》(即“人才十条”),同时围绕“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编制、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强化北京经开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完善人才工作谋篇布局,深化人才工作改革创新,提升城市功能与青年的契合度,营造多姿多彩的创业氛围、文化氛围、生活氛围。在这座飞速发展的城市里,你不仅可以处处感受到年轻人的气息,还可以享受到专为年轻人“定制”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智能化居住场景、让青年创业无忧
“刷脸”进小区、智能健康服务一体机、5G会议室……北京经开区建设的国际人才公寓项目,从2021年年初正式启动配租以来,获得了诸多青年租户的“点赞”。
据住在这里的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逸凌介绍,这套公寓有多个智能化场景的应用,不仅有整屋的智能家居系统,还有一系列的智能配套设施。张逸凌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但最令他心动的还得是5G会议室,公寓设置的5G会议室,借助高速率、低时延的5G网络传输,实现手机、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多屏互动,并将会议信息在云端存储、处理,让青年住户“足不出社区”便能完成学术课题讨论、公司管理会议、业务交流等需求。“我们平时即便是线上开会也要跑回公司,因为有很多超大内存的文件不能在家中的电脑上分享,但有了这个会议室,就真正可以实现周末在家办公了!”张逸凌笑着说。
俗话说的好,安居才能乐业。“科技感”十足的智慧化公寓,为“亦麒麟”人才营造宜业宜居的环境,留住创新发展原动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智力支撑。经开区工委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人才安居工作将以国际人才社区项目为契机,持续探索人才安居服务体系,使之成为人才集聚“强磁场”,让各类人才在亦城安心、安身、安业。这个社区至今已有139名人才入住,也从一开始的“人才筑巢之地”逐渐变为现在的“人才聚集之地”。
完善人才奖励办法、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才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更是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北京经开区发布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高精尖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试行)》(即“人才十条”)就给予了人才和团队发展真金白银的支持。
翻开“人才十条”,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对于青年人才的奖励很多。其中,“设立人才专项奖励”这项内容写明,在科技创新一线做出杰出贡献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在“完善人才培养专项资助”这项内容中也特别说明:支持青年人作为项目负责人积极申报科学研究项目和创新活动项目,经评审认定为青年拔尖研究项目的,给予30万元资助;评审认定为青年骨干研究项目的,给予20万资助。“人才十条”让企业和青年人才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我们希望通过鼓励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不断优化人才政策,激发创新动能,也希望通过政策的扶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北京经开区创新创业。”北京经开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将持续通过提供平台支持、资金支持,促进国际化人才交流互动,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今年年初,经开区正式发布“科创二十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项政策举措,聚焦国家战略、产学研用、开放共赢等五个方面,最高奖励达5000万元,助推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实现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青年是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青年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前景。事实上,青年与城市的关系不是单向“索取”,而是互相成就。只有城市进一步营造引才、留才、用才、聚才的氛围,激发更多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广大青年立足岗位、拼搏奋斗,才能让青年个人圆梦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随着北京经开区和亦庄新城的高质量发展,北京经开区愈加专注于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今年伊始,北京经开区在配合落实北京市做好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资助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加快北京市首个百万平方米的新型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同时,为北京经开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投资孵化、人才培训、金融赋能的人才服务大厅也将于5月份建成投用。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根本在青年,关键在发展”,经开区团工委相关负责人说,坚持发展为了青年、发展依靠青年,激发青年与城市之间的双向促进,让城市和青年实现“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