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02 13:50
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数学课程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我校公共基础部高等数学教研室启动高等数学项目化教学改革,以 “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应用” 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实践思维,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一、重构教学内容:从理论体系到工程应用的精准对接
本次改革打破传统高等数学教学的知识逻辑顺序,以 “函数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 为教学主线,按照项目化原则重构内容体系。紧密结合学校各学院的专业特点,引入各专业的实际应用案例。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微积分知识在解决专业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实现 “数学知识 — 专业应用 — 工程实践” 的有机衔接。
二、创新教学方法:项目驱动与案例教学双轮驱动
改革采用 “项目驱动教学法” 作为核心模式,将教学内容融入项目任务中。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微积分知识并应用于问题解决,形成 “任务导入 — 知识探究 — 实践验证 — 成果输出” 的闭环学习路径。同步强化 “案例教学法” 与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剖析具体专业案例,引导学生将数学理论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在项目实施中培养团队合作、沟通协调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具体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革新授课形式:线上线下融合与第二课堂拓展
教学实施采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 模式,线上搭建包含教学视频、课件、案例库的数字化资源平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复习;线下课堂聚焦重点知识讲解、项目讨论与实践操作,实现 “理论夯实” 与 “实践强化” 的互补。此外,学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走进实训车间,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环节结合。例如,在 “加工路径优化” 项目中,学生通过实地测量工件尺寸,运用微积分知识进行轨迹建模,真正实现 “走出教室学数学,带着数学进车间”。
四、优化考核体系:多元评价聚焦综合能力培养
改革构建 “过程性考核 + 结果性考核” 的多元评价体系。过程性考核涵盖平时作业、考勤、课堂表现、学习通章节任务完成度、章节测试及数学实践等环节,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参与度;结果性考核以期末考试形式考查微积分基础理论掌握情况。特别增设 “数学实践” 考核模块,不仅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察数学软件的使用能力,突出对应用能力、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导向。通过项目实践考核,让学生更清楚数学知识如何服务于专业岗位。
初审:黄海英
复审:黄海英
终审:阎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