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教研室召开 “双语话中国节” 社区教育资源研讨会 敲定教材框架与春节样章
发布日期:2025-08-25 15:36

        为积极响应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 2025 年度社区教育教材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鲁教民函〔2025〕10 号)要求,切实补充社区双语文化教育资源,助力山东学习型社会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近日,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 大英教研室全体教师召开了 “双语话中国节” 社区教育教材专题研讨会,围绕教材核心内容、模块架构设计展开深度研讨,并最终确定以 “春节” 为首个样章重点打磨。
锚定核心:紧扣立项要求,聚焦 “一老一小” 与文化传承
        研讨会开篇即对照省教育厅通知核心导向 “立项教材需适用于社区居民特点,重点围绕“一老一小”群体,优先支持文化传承创新、区域特色、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等选题”,结合前期社区调研数据(如城乡居民对传统节日双语知识的需求率、“一老一小” 学习偏好差异等),明确教材定位: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以 “双语普及 + 文化落地” 为特色,打造通识类社区教育教材,既帮助老年群体通过简易英语理解节日的国际传播价值,也助力青少年在双语对照中深化文化认同,同时满足家庭亲子共学、社区文化活动开展需求。
       针对通知中 “避免过度理论化、增强可读性与可操作性” 的要求,全体教师达成共识:教材内容需跳出 “节日历史学术考据”的传统框架,转而聚焦 “居民可感知、能参与的节日场景”,例如春节 “贴春联、包饺子”、端午 “包粽子、挂艾草” 等,通过 “中文讲习俗细节、英文讲实用表达” 的模式,让不同文化水平的社区居民都能轻松上手。
精研架构:模块化设计适配社区学习场景
      依据通知中 “教材应包含前言、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正文采用章节化或模块化编写,每部分需有导入、正文、小结、思考题” 的编写要求,研讨会最终敲定 “双语话中国节” 教材五大核心模块,各模块均兼顾 “文化性、实用性、趣味性”,适配社区居民碎片化学习习惯。
攻坚样章:春节章节细节落地,凸显实用性与趣味性
       作为教材开篇重点章节,“春节 — 中华辞旧迎新的文化符号” 样章编写成为本次研讨会的核心议题。团队严格遵循通知中 “图文并茂、语言简洁、增强实效性” 的要求,逐环节打磨内容。
明确下一步:对标申报节点,严控教材质量
        研讨会最后,项目负责人夏老师结合通知申报程序,给参与教师进行了了明确分工,确保 8 月底前完成教材编写大纲及 3 个章节初稿;9 月 10 日前整理《山东省社区教育教材立项申报书》《申报汇总表》等材料,按通知要求于 9 月 15 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相关邮件,纸质版寄送至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
       “双语话中国节”不仅是一本社区教材,更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社区、走向世界”的纽带。 夏老师表示,后续团队将持续对标省教育厅教材评审标准(政治思想、必要性、科学性、创新性等),严控内容质量,力争成功立项,为山东社区教育贡献优质双语文化资源。
初审:代玉萍
中审:黄海英
终审:阎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