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26 11:00
秋意渐浓,天气转凉,又到了流感高发的季节。对于生活在集体环境中的大学生而言,教室、食堂、宿舍都是流感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区”。一旦出现聚集性疫情,不仅影响个人健康,更会耽误宝贵的学业。因此,掌握科学的预防知识,为自己构筑一道健康防线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分清流感和普通感冒。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状更重,通常表现为突发高烧(39°C以上)、全身肌肉酸痛、乏力,而打喷嚏、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它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不可小觑。
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概率。建议每年秋季(9-10月)接种,因为流感病毒毒株每年都可能变异,疫苗成分也会相应更新。校医院通常都会组织集中接种,请大家密切关注通知。
除了疫苗,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是第一道防线:
1. 勤洗手,会洗手: 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采用“七步洗手法”,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餐前便后。无条件洗手时,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替代。
2. 科学佩戴口罩: 在教室、图书馆等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佩戴口罩是阻隔飞沫传播的有效方式。
3. 保持社交距离与通风: 避免前往人群过度拥挤的地方。宿舍和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
4. 增强自身免疫力: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强大的免疫力是抵抗病毒的最佳“盔甲”。
如果不幸出现流感症状,应如何应对?
立即佩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及时休息,多喝水,并尽快到校医院或附近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记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并主动与室友、同学保持距离,必要时在宿舍隔离,暂缓上课,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健康是追求一切梦想的基石。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科学的知识和积极的行动,守护好自己的健康,度过一个充满活力、远离流感的秋冬学期!
初审:周景雯
二审:赵琳
三审:张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