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2-08-29 14:32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2021级适用)
目 录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
      老年保健与管理
      (二)专业代码
      520803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标准修业年限3年,弹性修业年限2-5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就业领域与职业岗位
专业大类 专业类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医药卫生大类(52)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5208)
卫生(84)
社会工作(85)
养老护理员
(4-10-01-05)
失智老年人照护岗位 1.“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老年人照护岗位
养老机构技术主管岗位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和照护等行业的健康管理、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老年人身心康复保健服务、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机构技术主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
      (4)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5)具有具备“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勇于奋斗、乐观向上”职业精神。
      (6)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老年人的人体解剖、生理特点,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
      (4)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5)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
      (6)掌握老年人健康照护与促进的相关方法。
      (7)掌握老年人健康评估知识及常用技术。
      (8)熟悉养老机构运行及常用智慧养老服务的基本方法。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收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运用信息化手段为老年人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并实施管理的能力。
      (4)具有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采用适宜的方法及技巧与老年人进行沟通的能力。
      (5)能够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对老年人身心状况进行评估。
      (6)能够选择合适的训练工具及技术,对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或协助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
      (7)具有老年人清洁照护、舒适照护、饮食指导、心理抚慰、健康宣教等服务的能力。
      (8)能够对各类养老机构中的技术服务工作实施指导与管理。
      (9)能够组织开展老年人休闲、健康宣教、文娱健身活动。
      (10)能够使用常见的智慧养老工具及网络技术为老年人服务。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和学时及学分分配
      本专业共2818学时,14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10门,33学分;专业基础课程7门,29学分;专业核心课程7门,26学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共计1140学时,38学分。公共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和社会实践、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考取等。其中公共选修课由学院统一确定开设,学生至少选修6学分;专业拓展课至少选修8学分;社会实践、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考取等作为奖励学分。
                                                           表2 教学时间安排表
      (二)课程结构框架

                                                          图1 课程体系拓扑图
      (三)公共基础课程
                                                          表3 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 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该课程主要内容是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构建“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路线方针政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3 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根据当今大学生普遍关心形势与政策的实际情况以及深化改革、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设置的。每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社科司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制定。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社会发展动态,认清 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明确时代责任,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4 大学英语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建立综合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 130-150 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 70 词。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能完 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借助词典 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 300 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 250 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
5 大学体育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跑、跳、投)、篮球、 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瑜伽、健美操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爱好运动的习惯,全面发展,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6 信息技术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介绍、Word 的基本应用、Excel 的基本应用、PowerPoint 的基本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计算机的文化意识,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掌握在信息社会里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为进行下一层次的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观念、认识自我、做情绪的主人、塑造健全人格、积极适应、应对挫折、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和学会恋爱、感恩教育和网络心理健康等章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提高挫折承受力,掌握学习交往的科学方法和技巧,并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恋爱观,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职业认知、职业生涯概述、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探索、职场探索、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求职材料准备、面试技巧及礼仪、就业政策与法规、自主创业、就业动员、就业制度、就业准备、就业心理调适、求职 技巧、创新创业、就业政策法规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自信心,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职业观;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对学生求职、择业、顺利就业发挥有效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使学生掌握求职技巧和学会职场自我保护,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成功应 聘和将来的职业发展与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9 军事技能训练 本课程重点介绍军事思想、战略环境、中国国防、军事科技和信息化战争等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军事科学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军事知识与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法制意识和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打好基础。
      (四)专业(技能)课程 
                                                        表4  专业(技能)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 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 职业能力要求:
1.熟练掌握人体器官的观察方法,确认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
2.熟练掌握某些主要器官的体表投影;熟练掌握与专业有关的骨性、肌性和皮肤标志。
3.能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电化教学手段观察并理解主要器官的微细结构。
学习目标:
1.掌握各体部骨的名称,位置、重要的骨性标志,关节的类型和构成,重要关节的结构特点,运动轴和运动方式,肌的分群,肌肉的名称,位置,重要肌肉的起止,作用和神经支配。
2.掌握各体部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特点,各器官在各系统中的连属及功能地位,器官的血管神经分布和淋巴回流。
3.掌握各体部主要神经、血管的行径、毗邻,主要分支和分布,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和收纳范围,主要淋巴管的行径和归宿。
2 生理学 职业能力要求:
1.能按照操作规范,实施血压测定、肺活量测定、ABO血型鉴定。
2.能正确使用心电图机并能识别正常心电图的波形。
3.能进行视力、色觉、听力等检查。
4.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及结果的判断,并能规范书写实验报告。
5.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实验结果,并能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6.能正确使用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规律与医师进行信息沟通、交流并运用人体机能、代谢知识协助解决临床问题。
7.能灵活运用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向病人介绍疾病病情并进行健康指导。
学习目标:
1.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规律、机制和影响因素。
2.熟悉正常人体生命物质及其功能,正常人体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过程进而明确各器官系统活动的调节、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机体功能的影响。
3.了解人体机能、代谢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3 病原生物与医学免疫学 职业能力要求:
1.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2.能解释免疫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病、传播和特异性防治。
3.能将消毒、灭菌、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方法实践于免疫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预防和控制。
4.能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种类、致病性与免疫性。
2.熟悉常见寄生虫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防治。
3.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原理。
4.掌握正常免疫和异常免疫的特点。
5.熟悉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各类免疫应答的发生机理等。
4 病理学 职业能力要求:
1.能对所学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独立分析,做出初步结论。
2.能够应用运动发展的观点认识局部病变与整体发展的联系,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与特殊规律。
学习目标:
1.掌握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总论中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等。
2.熟悉适应、变性、坏死、充血、炎症、肿瘤的结局。
3.掌握发热、缺氧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4.熟悉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5 临床医学概论 职业能力要求:
1.能熟练说出临床各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以及诊断要点。
2.能对常见疾病的治疗措施进行分析。
3.学生会对患者进行正确的问诊。
4.能够独立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5.了解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临床各科常见病的治疗措施。
2.熟悉临床各科常见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依据。
3.理解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意义。
4.了解临床常见病的防治知识。
6 老年人生理与心理概论 职业能力要求:
1.具备正确评估老年人心理状况的能力。
2.具有为老年人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
3.具有利用常用工具进行生理状况分析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老年人的基本生理与心理特征。
2.掌握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特征。
3.掌握老年人常见身心疾病、生理衰退所致非传染性慢性病的表现。
7 老年人健康管理实务 职业能力要求:
1.能够熟练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信息采集,资料收集。
2.具备为老年个体及群里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
3.具备因时因地制宜,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
1.掌握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范畴、方法、流程。
2.掌握健康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方法、统计工具选择、指标分析。
3.掌握老年人健康风险分析与干预对策制定。
8 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 职业能力要求:
1.具有准确、敏锐的观察力。
2.具备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能力。
3.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4.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
5.具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6.具有一门以上的专业技术指导能力。
学习目标:
1.掌握从事老年人能力评估所必须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政策。
3.掌握进行老年人能力评估操作技能要点。
4.掌握老年人能力评估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9 老年健康照护与促进 职业能力要求:
1.能以老人为中心实施整体照护,能够进行生活照护及基础照护操作。
2.能规范完成照护操作,掌握操作的原理和方法。
3.能按照照护程序科学照护老人,具有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和安全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合作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掌握老年人生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照护需求。
2.掌握老年人基础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满足老年人的治疗照护需求。
3.熟悉老年照护的基本概念,树立以“服务第一、老年人至上”的工作理念,运用整体照护程序为老年人实施照护。
10 老年人康复保健技术 职业能力要求:
1.具备一定的运动、作业、物理因子等治疗技术。
2.掌握一些中医传统保健知识,如:针灸、推拿、养生技术。
3.掌握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如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糖尿病、肺病、冠心病等进行日常的康复保健。
学习目标:
1.掌握一些常用的现代康复技术及传统康复技艺。
2.了解适合于老年人的康复保健的目的、基本原则。
3.熟练地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照护,减少老年人因疾病所导致的残疾程度,减轻并发症。
4.缓解因衰老、病痛所导致的身体不适,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11 老年人沟通技巧 职业能力要求:
1.能具有正确对待传染病人的意识,做到关心病人,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护理评估工作,为病人的康复服务。
2.树立预防为主的意识,自觉地对社区居民开展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
学习目标:
1.理解老年人沟通概述及基本概念及沟通的意义。
2.熟悉老年人沟通障碍及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3.掌握利用常用评估工具量表指导老年人进行有效沟通。
4.掌握特殊老年人常用沟通技巧。
12 老年人常见疾病与用药 职业能力要求:
1.能对各方面存在健康问题的老年人进行保健指导。
2.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3.具备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和权变思维的能力。
4.能熟练运用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对老年人实施系统化的整体照护。
5.能对老年期常见病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进行健康教育。
学习目标:
1.掌握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特点;常见健康问题和常见病的护理要点。
2.掌握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3.熟悉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特点、治疗原则。
4.了解老年常见疾病的一般概念与基本内容。
13 健康体检应用知识 职业能力要求:
1.熟练进行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
2.能够对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新认识、提高健康管理能力。
学习目标:
1.掌握视触叩听的物理检查,树立健康体检意识。
2.掌握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放射科、检验科、辅诊科(心电图、B超检查)体检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掌握复诊管理、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教育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增强维护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4.树立定期体检的意识,及早发现疾病,为受检者提供检查结果。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安排
                                                      表5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教学安排表
专业:老年保健与管理              学制:三年                     制表时间:2021年06月


      注:本专业的课程按照实践教学的比重分为:A 类-纯理论课;B 类-理论+实践 课;C 类-纯实践课。其中 B 类、C 类课程按照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表
                                                   表6  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表
课程类别 学时 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学分数
理论 实践 小计 占总学时比例 小计 占总学分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430 144 574 20.36% 5.11% 33 23.57%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96 0 96 3.41% 0.00% 6 4.29%
专业(技能)
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336 128 464 16.47% 4.54% 29 20.71%
专业核心课程 320 96 416 14.76% 3.41% 26 18.57%
专业拓展课程 128 0 128 4.55% 0.00% 8 5.72%
综合实践教学环节 综合实践教学 0 1140 1140 40.45% 40.45% 38 27.14%
合计
(毕业应修)
1310 1508 2818 100% 53.51% 140 100%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本专业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为16.7: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60.4%,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老年保健与管理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老年保健与管理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从国内外企业、医学院校引进和招聘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导师”结构教师团队。
      兼职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配备智能触摸屏手写板、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智能电脑大屏、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条件
                                                 表7  校内实验实训室配备基本要求
序号 实验实训室
名称
承担实验实训
内容
基本仪器设备 配备数量
1 智慧养老护理实训室 养老护理技能实训 双摇杆护理床 10台
高龄仿真模拟体验装置 4套
轮椅 8台
血压计 20套
临床老年护理模拟人 10套
2 老年基本救护实训室 老年人常用救护实训 多功能急救训练模拟人 10套
电子心肺复苏模拟人 6套
急救床 6套
中心供氧设备 4套
中心负压吸引设备 4套
3 居家老年照护实训室 老年人常用照护技术训练 多功能适老护理床 4台
多功能老年模拟人 4套
老年人无障碍模拟浴室 1套
沙发 1套
轮椅 4台
适老无障碍厨房 1组
适老餐桌椅 1套
老年人辅助餐具 4套
4 健康评估实训室 人体健康监测 功能评估系统 1套
身高体重测量仪 2台
骨密度测量仪 1台
认知训练系统 1套
5 健康风险评估室 健康风险因素评估 桌椅 12套
6 健康指导室 健康管理指导 桌椅 12套
7 老年康复保健实训室 老年人康复实训 功能锻炼台阶 1套
智能康复训练仪 1套
机械握力器 2个
平衡功能训练检测系统 1套
关节活动测试表 2个
手指式功能训练器 2套
腕关节回旋训练器 2套
腕关节诱导训练器 2套
可调式 OT桌 1台
上肢协调功能训练器 2套
针灸穴位模型 4套
耳穴模型 4套
电针仪 2台
      注:以每班30人配置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居家养老照护、社区老年卫生保健、养老机构养老照护等实训活动。学校建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医院实训设备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同时依托我校医养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专业发展,以产业链核心岗位人才需求为参照,签约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就近与**村合作,以农村互助服务为重点,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基地。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老年保健与管理相关的服务岗位,如老年人健康评估、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教育、老年人身心保健工作、老年人照护岗位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企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制,完善教材选用制度,按照规范程序,严格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禁止不合格教材进入课堂。同时,适当开发针对性强的校本教学资源,加大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力度,重点建设优质课程及相应的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环境等教学资源。加强教材资源建设,自编本专业活页式教材《老年健康照护》,并注重对教材进行修订、完善,培植精品教材、优秀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老年保健与管理行业政策法规、技术规范以及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服务规范、技术标准手册等;老年保健与管理类图书、实务案例类图书;5种以上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类学术期刊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进一步加强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建设,建立在线学习、在线辅导和网络课程等栏目,要求:录制课程教学录像并全部上网,免费向全国开放;更新精品课程网站,建立课程网站后台管理系统,方便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管理;继续完善网上现有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作业习题、综合测试卷、学习指导、实验教学、参考文献、附件材料、教学录像等),使得网上内容更加丰富、齐全,形成系统的立体化教学包;完善网络练习题库,建设考试题库,以方便在校学生、行业从业人员自主学习。
      (四)人才培养模式  
      标准引领,促进老年保健与管理行业特色发展,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老年保健与管理根据岗位能力要求,综合考虑知识结构、应用技能与特殊个性化需求等因素,按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综合实践课、顶岗实习的形式对现行课程体系重新整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以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老年照护虚拟实训平台为载体开展线上线下面对面的课堂学习、网络环境在线学习、实践教学和小组协作学习。

                                 图2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图
      通过基本素质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及岗位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加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仿真及真实的实训环境,实现教学过程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课程设置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任务需求为副线”,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素质教育体系。课程内容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1.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2.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探索构建以“全时空、全要素、全功能、迭代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智慧教育与智慧学习。
      3.教学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加强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六)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评价方式。覆盖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时间段及线上、线下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全方位、多维度、全面无缝的立体化评价,能真实详细、动态的反应学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情况。
      线上评价:
      1.关注学生进入课堂情况。要求学生必须在混合课堂实体课堂开课前一周内进入网络课堂。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如微信、邮件及实体课堂等告知方式提醒学生及时进入网络课堂。
      2.关注学生作业提交及课程测试完成情况。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提醒和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完成课程测试。按时发布线上课程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组织好课程线上测试工作。
      3.关注学生视频学习情况。视频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线上资源,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播客视频次数、时长及在学习视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在视频中设置任务点,并设置测试题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线下评价:
      1.笔试(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采用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部分公共课(英语、计算机)采用考级形式。
      2.实践考试(部分公共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进行实践教学)。其中,本专业有关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依照国家或者行业要求进行,同时将资格考试或行业要求纳入课程实践考试过程。
      3.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要尽可能实行教考分离,建立试题库或者试卷库。
      4.书证融通、课证合一。融合“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书证融通,课证合一。
      (七)质量管理
      1.完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行业、企业、养老机构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2.完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及时开展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加强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3.完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九、毕业要求
      (一)课程考核成绩要求
      依据《**职业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本专业的学生在全部修完本方案所有课程,并满足相关规定后,方能准许毕业并获得规定的毕业证书。
      (二)毕业条件
      1.具有学籍的学生,修完本专业规定内容的140学分,学院公共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专业拓展课程学分不低于8学分。
      2.获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证书;
      3.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证书或通过学院内计算机水平测试;
      4.融合“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 “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等级证书。
      (三)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本专业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渠道和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专业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