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聚力|健康学院师生协助学校手作防疫香囊
发布日期:2022-04-27 14:42

      俗话说“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古时人们就常用中药香囊来驱蚊,这是源自中医中的衣冠疗法。佩戴香囊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间习俗,不仅具有装饰效果,还有预防瘟疫的作用。香囊鲜明的中国历史文化印记,在中医药防治疾病中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
      香囊又称香包,古代亦称“佩囊”、“佩帷”、“香袋儿”、“荷包”,它是把多种具有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装在绣囊里制成的。古代医家认为:芳香药物能打开人体的孔窍,气机通畅,而人体的气机通畅了,排毒、化浊的机能也就自然增强,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等功效。清代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说:“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自能除邪辟秽也”。据文献报道周代已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历史传承至今,香囊仍为大众喜爱,香囊应用涵盖节令志庆、观赏品玩、生活、医药等多个方面,其最受关注者还是其作为防疫手段之应用。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香囊作为防疫之应用,自古至今,在瘟疫流行期间,是广为采用的防疫手段之一。
      当前,国内疫情持续呈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每天的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字都牵动着大家的心。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复杂形势,2022年4月,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圣翰国际医院向学校师生捐赠中药——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萸、艾叶等,制作抗疫香囊,旨在疫情期间,让每一位在校师生在做好个人日常防护的基础上,再添一道“护身符”,固护自身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契合《黄帝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疫观,达到“香在囊中藏,疾病无处安”的效果。

      因在校师生人数多,中药香囊特由学校健康学院师生在护理实训楼协助装配。学校党委书记姚东方、副校长姜峤、副校长王开贞等莅临实训楼指导,并参与香囊装配过程,充分体现出学校领导对于此项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师生的关爱。健康学院师生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全校师生手作防疫香囊,体现出该院师生疫情防控期间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


      温馨提示:
      【使用方法】可将香囊携带于身(距鼻腔15cm左右),置于家中、车内,香气包裹身体、充盈期间,入七窍、渗毛孔,可辟除秽浊毒气,防疫侵袭,方便、安全、有效。
      【注意事项】注意防水、防潮,保持香囊干燥;小儿容易抓舔香囊,注意避免香囊入口,禁止吞食;孕妇及过敏性体质者(有药物或食物、花粉过敏史)慎用;佩戴香囊过程中若出现胸闷、心慌、全身不适者应立即停用。
      穹顶之下、校园之内,在疫情面前,学校一线领导、各部门教师和全体学生,因抗疫而集结,因疫情而牵绊,不辞辛苦,淳朴、果敢,担当尽责,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拉起了一道道“生命防线”,铺就了一条条“绿色通道”,用行动筑就了“一道墙”,将疫情隔离在“墙外”,将所爱之人保护在“校内”;用爱心点亮了“一盏灯”,给封在学校的师生和校门外的家人带来温暖和慰藉,因为你们的负重前行、履职尽责,才会有我们的安心。疫情终会消散,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阳光明媚、充满希望的日子一定会春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