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工学院机电教研室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会议围绕“DeepSeek如何融入到高校教学中”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
会议开始,教研室闫主任强调了在数字化时代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DeepSeek作为国产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成果,具备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智能解答、代码生成辅助等功能,能为高校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
王以琳老师给教研室老师现场演示了deep seek和kimi+结合快速生成课件的操作步骤、克隆声音等的操作,引起了老师们的兴趣。
在讨论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老师提出,可以将DeepSeek应用于课程预习环节,让学生借助其智能解答功能,提前对课程中的疑难知识点进行探索。还有老师认为,DeepSeek的内容创作功能能够助力论文写作教学。在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DeepSeek生成论文大纲、相关文献综述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和素材,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筛选和整合信息。
针对实践类课程,有老师建议利用DeepSeek - Coder - V2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特性,辅助学生进行编程学习。当学生在编写代码过程中遇到错误或需要优化代码时,可借助该工具快速定位问题并获得修改建议,提升编程效率。此外,老师们还探讨了如何利用DeepSeek进行个性化教学。通过分析学生与DeepSeek交互产生的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掌握程度等,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辅导计划。
本次会议为DeepSeek融入高校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后续,机电教研室将组织教师开展相关培训,深入研究DeepSeek在不同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案,并逐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试点和推广,探索“人工智能 + 教育”的创新教学模式 ,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