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推进中医推拿康复理疗对外服务项目实施,全面提升教师团队专业技能与服务水平,4月14日下午,健康学院智慧康养教研室于学院一楼养生保健实训室举办“中医推拿手法与服务流程”专项培训。药学教研室主任王娜、智慧康养教研室主任焦艳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培训由罗琦老师主持,通过“理论精讲+场景化演练”双轨模式,系统夯实康复理疗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基础。
分层教学,全流程还原真实场景
本次培训聚焦中医推拿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服务质量提升,分设“核心技术精讲”“全流程场景演练”“风险防控研讨”三大模块。在理论环节,罗琦老师以颈肩部、腰背部常见病症为切入点,逐项拆解揉法、按法、推法、㨰法等核心手法的操作要点,结合人体解剖学原理阐释“轻—重—缓—急”的施力逻辑,强调“辨证精准、手法适配”的诊疗思维。
进入实操阶段,参训教师以“双师角色”展开演练:一方面模拟理疗师身份,从患者信息登记、病史问诊、体质评估到制定推拿方案,全流程还原真实服务场景;另一方面以“标准化患者”角色体验服务细节,双向反馈优化操作流程。通过多轮次循环演练,参训教师对推拿时长控制、穴位定位精度、医患沟通话术等关键环节的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风险防控与职教价值双线并重
针对中医推拿服务中的潜在风险,培训设置专项研讨环节。参训教师结合临床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骨质疏松患者禁忌手法、急性损伤期操作误区等安全隐患,并制定《康复理疗风险防控清单》,明确“四必查”(查体、查史、查禁忌证、查环境安全)操作规范。此外,围绕治疗后注意事项,集体研讨形成《患者健康管理指南》,涵盖穴位贴敷建议、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等内容,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
“此次培训不仅是教师技能提升的‘练兵场’,更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前哨站’。”智慧康养教研室主任焦艳表示,中医推拿康复理疗项目将深度融合教学与实训,未来计划引入学生参与真实服务场景,通过“师带徒”模式强化学生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以服务促教学,深化产教融合
作为健康学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次培训将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深度绑定。对外服务项目正式运行后,学生可通过“见习—助诊—独立操作”阶梯式参与真实诊疗项目,在教师督导下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同时,服务过程中积累的病例数据、患者反馈将反哺教学,助力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构建“产业需求驱动教学改革”的良性生态。
学院下一步计划联合医疗机构、社区康养中心共建实训基地,拓展“工学交替”实践场景,为培养“懂技术、善沟通、重安全”的高技能康养人才注入持续动能。
供稿部门:健康学院
审核:汪娟海
编辑:李墁彤
终审:张小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