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青年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应着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业热情,推动学生创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同时又要对接多方资源、做好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让想创业的学生能创业,让已经创业的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一般来说,对于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育,在微观层面可分为“唤醒—理顺—策应”三个阶段。一是“唤醒”,即通过校园内物质构建的彰显(如“创客大厅”)、组织行为的渲染(如“创新创业人格测试”)、精神榜样的树立宣传等不断向学生标示、强化创新创业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蕴含其间的正向道德评价和价值肯定,让学生由内而外地产生想要创业的激情和冲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辛”是大多数青年创业者尤其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因此创业榜样的塑造不在于“高大”而在于“真实”,平凡写尽、困难写足,才能有更多身份的认同、场景的贯通、情感的融入、激情的燃起。二是“理顺”,这是一种将创业激情转化为具体的创业认知,以理性的视角、系统的思维、技术的手段将模糊的创业意向梳理为可分析可评价的指标参数,增强创新创业警觉性和认知灵活性,汇聚各种有利的创业资源、分析各种可能的最优创业路径。除了各种针对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指标测量评价体系外,还可运用的手段有:加强创业学生及团队的“异质化”建设,鼓励不同年龄(性别)、地域、专业学生间的交流及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情境多元化,引入情境式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将创业真实情境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对创业风险及不确定性的感知、判断与抉择等。在“互联网+”背景下,依托网络技术的信息技术孵化(社交平台、创客平台等)、服务体验非标准化(基于“1对1”的个性服务)、产品内涵融合化(线上线下融合、新旧媒体融合、校企融合等)的创业模式与青年学生产生更高的适应性和匹配度。三是“策应”,即让青年学生的创业激情、相对完备的创业设想落地生根,推动创业意愿向创业具体行为的转化。具体内容包括政策的引入、资源的对接、风险的防控等。这个阶段的主体主要是学校,对外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孵化器、创业园、创客空间等),引导政府政策、社会资源等与学生创业需求精准对接,满足青年创业者的多方需求;对内通过教学改革及学生评价体系完善等方式妥善处理学生创业与学业、毕业之间的关系,解除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目前,部分高校实施了学生创业的“导师负责制”,将教师创业指导与个人考核挂钩,学生创业实践与相关教学课堂挂钩,调动、保障了师生两方面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从宏观层面,对于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培育与策应,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这一系统的主体有高校(创业教育、企业孕育)、政府(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社会企业(平台建设、资源对接)、行业组织(竞赛、培训)等,统一于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格局,各主体间具有相互依存性、开放互动性的特点,既要求分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又强调开放、互通和共享,从而形成提升青年学生创新能力、推动创业实践的合力。其中,高校作为学生创新教育、创业培育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量,在系统建设中起到定性和定量的关键作用。定性是指高校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专业和人才培养特点确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定量是指高校应合理规划限定各种社会资源的引入标准和范围,紧紧以学生利益为中心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既要充分发挥“润滑剂”的作用,更要当好稳定器、防火墙,为学生创造科学、安全、稳定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氛围。理想状态下,青年学生能够便捷地在系统中获得需要的政策保障、技术与信息支持,通过各种平台和竞赛对自己的创业构想和初步实践进行展示或尝试,并获得来自各个层面的客观评价和扶持。每个青年学生个体的创业需求得到了满足,不同个体汇聚成的创业群体及其实践又进一步烘托了学校整体的创业氛围和环境,推动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和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从而影响、带动更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形成一种体系内的良性互动和规模效益。
实际上,对于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来说,无论是宏观的系统构建还是微观的精准操作与策应,主要还是取决于高校领导决策层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理念的理解水平、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能够做到因时、因势、因地、因人施策,有更多的担当和智慧。(来源:光明理论 唐昊)